财经> 财经人物> 正文

专访德邦证券总裁:科创板不仅仅是中国版纳斯达克

澎湃新闻 2020-07-18 09:58

科创板开板一周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澎湃新闻推出《登科一年:科创板开板一周年特别报道》,邀请资本市场顶级专家,一线金融机构负责人,上市公司负责人,回顾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一年来的得失,展望新起点上科创板的改革前景。

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闻对德邦证券总裁左畅的专访。

作为德邦证券的总裁,左畅具有丰富的证券、基金及股权投资行业管理经验。

谈起科创板,左畅认为,科创板推出一年来的运行,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效,尤为显著。科创板的成立,架设起了金融资本和创新要素间的“通道”,促进了金融建设和科创建设的联动发展。同时,科创板的制度创新,也激发出了众多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活力,为其进一步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望科创板未来的深化改革方向,左畅强调,资本对于企业的发展,就像“水”一样,如果没有资本的灌溉,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难的。因此,未来科创板需特别重视培育长线的机构投资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如果资金期间较短,对企业的发展帮助有限。

在采访的最后,左畅表示,虽然科创板从设立之初就被冠以“中国版纳斯达克”,但科创板的定位和起点是非常高的,相较纳斯达克,科创板承载了更多职能和使命。科创板未来的定位高度,将不仅仅是“中国版纳斯达克”。

以下是澎湃新闻对左畅的专访实录:

澎湃新闻:对于科创版开板一年来的整体运行情况,你有何评价?

左畅:科创板的推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事件。总体来看,科创板推出一年来,运行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公开透明,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上市的效率。其次,关键制度经受市场检验,“保荐+跟投”的利益约束机制、投资者适当性机制、更加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和两融机制等,提升了市场的效率。

再次,尤为重要的是,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效尤为显著。像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企业,发展周期长,需要非常多的资金、资本支持,科创板对没有盈利、存在红筹架构、有投票权不对等特点的相关企业,都能够包容和支持。相关制度与国际领先的交易所,如纳斯达克、港交所等比较接近,提升了科创板的整体运行效率。

此外,从交易活跃程度来看,科创板一年间总体运行平稳,交易活跃度是较为理想的。

澎湃新闻:你觉得一年以来,科创板给资本市场生态都带来了哪些改变,解决了哪些资本市场过去存在的痛点?

左畅:科创板的成立,架设起了金融资本和创新要素间的“通道”,促进金融建设和科创建设的联动发展。开板近一年来,科创板的制度创新,也激发出了众多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活力,为他们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具体来看,科创板“宽进”“严管”的审核和监管策略,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让真正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提高了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同时,科创板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从生态上来讲,不论是什么样类型的企业,有相应的科技含量,就可以上市。另外,科创板还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特别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做的非常好。

科创板解决了资本市场过去存在的三方面痛点。一是从企业本身发展来说,过去中国的初创企业、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比较突出,科创板让这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二是对于投资人来说,此前国内投资者很难分享到高科技企业的成长,科创板让普通公众投资者,也可以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对于中介机构来讲,更需要向专业的投资机构转型,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成为必要。

澎湃新闻:科创板落地以来,德邦证券也主承了IPO项目,从投行业务的角度来看,科创板对券商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在展业的过程中,公司有没有在业务模式或者是内部机制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左畅:科创板在两个方面,对券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专业的高要求,需要券商机构进一步提高行业研究、估值定价、资源配置等多方位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券商内部协同能力要求,科创板项目需要投资银行、研究所、ECM、券商另类子公司等多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对券商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德邦而言,目前全面布局科创板的发展策略是“投资+投行”。一方面,成立了一级市场的直投子公司。另一方面,建立了企业早期的投资服务标准,投行部门介入科创板项目时点前移。

此外,在未来的展业过程中,德邦在行业方面,会更加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在区域方面,更加关注有更多“后起之秀”的中部地区,如湖北、湖南、江西等。

澎湃新闻:上交所近期发布了下一阶段科创板改革的思路,将会从资本供给和制度供给两个角度去深化科创板的改革,对此您如何评价?科创板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您认为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关注?

左畅:从资本供给角度看,资本对于企业的发展,就像“水”一样,如果没有资本的灌溉,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难的。正如美国很多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如英特尔、脸书、苹果等,离不开纳斯达克支持。同时,上市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节点,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持。因此,科创板加强资本供给,是必要的。

从制度供给角度来说,目前全球经济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国家的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迫在眉睫的。科创板高效的制度制定和探索,能够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助力企业发展同时,积累的经验和人才,也有利于国内存量市场的改革。为中国经济整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下一阶段,科创板需要主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培育长线的机构投资者,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如果相关资金特别短期的话,对企业的发展不是特别有利。其次,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标准目前还不够细致,需进一步细化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优化科创属性论证程序,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再次,证券交易制度可再细化完善。加快引入T+0交易、做市商机制、大单交易安排、证券借贷合约等创新交易制度,持续丰富配套产品,进一步改善科创板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稳定性。

澎湃新闻:今年资本市场的另一件大事儿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出炉,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出现一个存量市场去推行注册制,您觉得未来科创板和创业板,会怎么样去进行错位发展?

左畅:从定位来讲,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是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创新。科创板更多是对标硬核的高科技企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因此,对于科创板而言,最核心的要素在于成为打造“硬核科技”企业的摇篮。

创业板方面,更多在于培育和推动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国内很多“创意创新”、“创业创新”类型的企业,更适合到创业板去发展。

澎湃新闻:谈到注册制,证监会强调并不是不审、不管,那么和过去的核准制最大的差别您认为是在哪里?尤其是现在有些市场人士认为,科创板的审核工作仍然做得很细,问询问题很多,是在搞实质审核,对此您怎么看?

左畅:就差别而言,注册制绝对不是不审不核,而是将原证监会承担的审核职能下放到证券交易所和市场中介机构。同时,在科创板的发展初期,对企业的管理、审核反而更为重要,要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导向,平衡资本市场满足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与严控上市公司质量之间的关系,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

总体来看,注册制和审核制的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行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审核制度,从核准制“选优理念”下的“审出好公司”,转变为注册制“真实理念”下的“问出真公司”。二是注重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三是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目前,科创板的审核方式已经大大进化,效率也有了大幅提升。首轮问询问题由平均47.4个减少至30.2个,扣除补充财报和问询回复耗时,企业从受理至上会,审核端时间平均仅47天。在科创板注册制进一步的实践和改革中,相信审核工作将更精准、更高效、更务实、更协同。

澎湃新闻:有一种观点是说,这一批好的科创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了,后续能接上的好公司不多了,你觉得未来科创板的储备项目足够吗?

左畅: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非常好。外围环境方面,中美在贸易等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的争端,反而更激发国内科技企业,去努力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决心和勇气。所以,我对国内未来科技企业数量是充满信心的。

而且,随着科创板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会包容和接纳更多被市场高度认可的科创企业。

随着科创板的发展、注册制的深入推进,加之“科技兴国”战略指引,相信会涌现越来越多优秀的硬科技公司,在我们金融机构的服务、辅导下,到科创板上市。

澎湃新闻: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引入单次T+0的计划,最近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你觉得引入T+0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吗?未来T+0会不会向整个A股市场推行推广开来?

左畅:T+0是不仅有利于发现更合理的定价,也有利于提升交易的活跃度。与此同时,T+0对于投资者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随着科创板的不断推进和成熟,相比其他板块,科创板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更大。因此,科创板作为推出T+0的“试验田”,是符合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方向的。

未来,A股全面推开T+0还是很有可能的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企业的整体质量的提升,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T+0是非常必要的。

澎湃新闻:科创板从设立之初就被冠以“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期待,你认为从这一年多的情况来看,科创板距离纳斯达克还有多大的距离?

左畅:科创板刚刚成立一周年,而纳斯达克是1974年成立的,发展已久。因此,二者的发展时间段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如信息披露、退市制度等方面,和成熟市场比,科创板还有比较多的路要走。

不过,中国科创板的定位和起点是非常高的。科创板是要成为培育和发掘世界级科技创新企业的“试验田”和“摇篮”,同时也是上海打造国际性金融中心的一部分。因此,虽然科创板相较纳斯达克,还是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但科创板承载的职能和使命更多,未来的定位高度,不仅仅是“中国版纳斯达克”。(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专访安顾中国CEO思勇明: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并积极布局 在华独资不是追求目标

即便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短暂挑战,但外资保险企业仍对疫情之后的经济充满信心,正在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步伐。今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