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财经人物> 正文

建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经理刘兴华:“银行做银行、资管做资管”是金融业的正确道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01-25 12:51

刘兴华

导读:理财子公司从获批开始计算,我们有6个月的筹备时间,还有一次申请延期3个月的机会。也就是说,最迟应在2019年9月26日之前提交开业申请。

本报记者李玉敏

实习生吕星宇北京报道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资管业务、理财子公司的元年。这一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继落地,这一系列政策将给资管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2018年12月26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首批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随后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也获批,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正式登上资管业务的大舞台。

“以资管新规出台为标志,启动了理财子公司化的道路,是让中国金融业选择了一条"银行做银行,资管做资管"的正确道路。中国金融业的稳定性、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都会大幅提升。”

近日,建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经理刘兴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这样分析了政策的落地和理财子公司的登场,给资管业务带来的影响。

在专访中,刘兴华首次为我们揭开了理财子公司的神秘面纱,详细介绍了理财子公司的筹备情况,以及未来的业务模式、盈利前景。

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刘兴华表示:“我们坚持合作共赢,努力成为资管行业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资管新规最核心的是“资产标准化”和“产品净值化”。在净值型产品的发行方面,刘兴华表示,建行的净值型产品已接近3000亿,产品投资收益表现稳健,投资者接受程度很快。

关于“非标”,刘兴华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既要合规地解决好“非标”资产估值、流动性等潜在风险,更要积极思考资管如何继续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尽快提交开业申请

《21世纪》:建行作为首批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的银行,能否介绍下筹备的进展?

刘兴华:从2018年12月2日《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到我们行2018年12月26日获批筹建,时间很短。从获批开始计算,我们有6个月的筹备时间,还有一次申请延期3个月的机会。也就是说,最迟应在2019年9月26日之前提交开业申请。

筹建工作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开展。一个中心就是资管产品的规划和改造,两个基本点就是系统建设和制度建设。

系统建设方面,主要依托金融科技的力量。早在2017年,建行就上线了企业级的“新一代”核心系统;2018年率先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我们和金融科技公司、总行的金融科技部,合作都很紧密。

制度建设方面,从公司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到产品研发、销售管理、投研交易、风控合规、估值清算、信息披露等,都需按照公司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标准重新研究设计。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中。

《21世纪》:目前理财子公司筹备组都由哪些人员构成?未来更侧重招收哪些方面的人才?

刘兴华:目前建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备工作主要由资管中心的人员承担,各行情况都差不多。随着筹备工作的推进,未来会有更多专业化、市场化的人才加入到筹备工作中来。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公司人员和银行人员会完全隔离。

《21世纪》:建行行领导对理财子公司建设有什么要求?

刘兴华:我们的董事长、行长等高管,以及董事们一直高度重视理财子公司的筹建工作,多次专门听取筹备工作进展。分管资管业务的副行长兼任理财子公司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指导筹备事宜,要求我们高标准筹备,把理财子公司建成一个规范、现代、市场领先的子公司。相信理财子公司建立起来后,一定是一家治理结构完善、专业团队卓越、信息系统领先、规章制度完备、业务架构高效、盈利模式稳定的崭新公司。

《21世纪》:建行存量的理财业务,未来是由理财子公司管理还是由建行资管中心继续管理?

刘兴华:理财子公司一定要运营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所以老产品一定要转型改造为新产品,才能由理财子公司承接。

《21世纪》:理财子公司成立以后,是否会对信托或公募基金产生威胁?理财子公司在定位上有什么不同?

刘兴华:理财子公司的建立,使资管业态更加丰富。资管竞争主要是同类资管机构个体能力的竞争,而绝非各类资管之间的竞争。不同资管机构间的合作是广泛的。对于理财子公司,我们要着力提升和打造五个能力:一是市场研究能力;二是资产配置能力;三是产品竞争能力;四是风险识别能力;五是人才激励能力。跟上已经市场化与公司化运营多年的同业,而且要向他们学习。

设立理财子公司有利于资产管理行业引入良性竞争,实现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不会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大的冲击。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是依据信托法律关系设立的,但不应理解为理财子公司具有信托业务牌照,两者在业务本质、投资范围、自有资金运用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理财子公司与基金、保险资管、证券资管等其他资管机构在管理机制、经营理念、激励约束机制、投资运作和人才储备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各具优势和专长,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

《21世纪》:未来理财子公司和外部机构的合作会是一个什么状况?机构选择方面有哪些标准?

刘兴华:首先,能够选择到优秀的合作机构,本身也是资管能力的一部分。其次,大行成立的理财子公司,一定是行业生态环境的优化者,而不是这个生态的毁灭者。从具体措施上,成立子公司后,我们对通道类的合作会减少。但对于主动管理方面,尤其是有实力的细分领域的合作机构,会有更多合作。

子公司会盈利但不暴利

《21世纪》: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将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刘兴华:银行做理财已经超过十年,但理财在业界始终不被承认是“真资管”。这次理财从银行独立出来,走向资管的道路,银行回归本源,这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国际接轨。国际上的金融体系,远远不只有商业银行,欧美国家都是以资管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美国银行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表内资产规模。全球排名前20的资管机构中有一半是银行系,银行系资管是资管行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也应如此。未来银行业发展资管将迎来一个非常美好的时期。

《21世纪》:在你看来,理财业务在银行子公司和在银行业务部门之间,有什么差别?

刘兴华:最大的差别体现在公司化、专业化、市场化,未来可能还有国际化。公司化运作以前,我们很多时候需要一些通道,某种意义上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法律上的主体地位。现在政策已经明确,理财有了法律主体地位,通道可能就不再需要了。

二是专业化。理财子公司的一个政策利好,就是可以直接投资股票,这也是专业化的体现。

三是市场化。未来包括薪酬、激励约束机制,还有产品的募、投、管、退全流程和托管、估值,都是市场化的运作。

最后一个是国际化。现在沪港通、债券通等开放举措出台后,我们将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历练。

《21世纪》:理财和银行分家后,理财子公司将采取怎样的盈利模式?

刘兴华:理财子公司运营规则和模式是完全按照资管新规和理财子公司办法等监管制度执行。资管机构主要是收取相应的管理费作为主要盈利模式,和之前的模式有较大变化。

理财子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提升大类资产的配置能力。产品需要覆盖更多的资产类别和市场,满足投资者对不同类别、策略、资产的需求,提升产品的广度;二是要延续目前理财的特色,不仅考虑投资者,也需要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多的融资性工具。

理财子公司会盈利,但不会暴利。

《21世纪》:你在去年有一个演讲中提到,理财行业的收入会下降很快,甚至是减半。现在实际情况如何?

刘兴华:2018年理财行业收入可能平均下降30%以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财价值创造能力的下降,而且理财行业向投资者的进一步“让利”。打个比方,如果把理财投资创造的收益比作是一个蛋糕,2018年这个蛋糕是更大了,通过缴纳增值税为国家贡献了将近20亿,通过产品净值化让投资者分享的更多。去年建行理财为投资者创造的直接投资收益首次超过1000亿元。

净值型产品发行

近3000亿元

《21世纪》:过渡期结束后,理财产品都要转型为净值型产品,目前这类产品发行状况怎么样?投资者接受程度如何?

刘兴华:建行现在的净值产品已经接近3000亿元。虽然净值型产品的运营管理难度更大,投资者也有个接受的过程,但是实践证明,只要投资运营更加审慎,投资业绩更加稳健,投资者的接受会比预期的快一些。

从去年4月份开始,我们研发了“安鑫”、“乐盈”、“恒赢”、“龙宝”、“赢来赢往”等一系列净值型产品,产品期限从“T+0”到“T+7”,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3年期限的都有,各种产品类型、种类全覆盖。

银行做净值型产品是有优势的。一是资产端的投资优势。净值型产品主要考验投资能力。国有大行的客户资源丰富,在信贷、债券承销方面都具有优势,有利于我们做标准化资产投资。

二是销售能力强。这主要源于我们和客户部门、渠道部门、分行的紧密联动。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做定制化的设计,客户的接受度就会比较高。客户对我们品牌有了认可,产品的规模就能快速提升。

三是我们有一个比较强的运营团队。比如,我们的估值的能力很强,我们的估值系统是自主开发的,每天能够实时地显示净值、收益情况等。

《21世纪》:净值型理财产品,流动性管理是不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怎样解决?

刘兴华:开放周期较短的产品需要高度关注流动性管理,在管理这类产品时,所投资资产要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我们也会对投资者赎回资金做预判,提前做好资产的变现和处置。开放周期相对长一点的产品,比如一年以上的定期开放产品或长期封闭式产品,它的流动性要求相对较弱,在满足相关期限匹配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投资期限相对较长且收益水平较好的资产。

《21世纪》: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非标占比不超过总资产4%的限制已经去掉,这给银行释放的空间有多大?

刘兴华: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理财非标资产主要受理财产品净资产35%的限制。表内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非标主要受总资产4%的限制。所以理财子公司取消“非标占比不超过总资产4%的限制”,对建行理财子公司影响不大。资管新规后,我行非标资产规模下降很快,已经降到了24%左右。

《21世纪》:目前“非标”的定义还有待明确,你有何建议?

刘兴华:子公司的配套政策中,无疑应有一个关于非标的认定,还有一个是关于子公司净资本占用问题。后续的政策,大家翘首以盼。

个人觉得,其实不用太焦虑区分是“标”还是“非标”。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资管手段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标准和非标只是金融工具的一个表现形态,本质上防范金融风险的核心是把控风险,风控的关键是挖掘实体经济的信用价值。

最近我们去企业调研,发现客户有融资需求时,关心的不是融资形式、是发债还是非标。他们最关心的:第一是融资成本,第二是多长时间能拿到钱,第三是融资金额多大。如果在融资金额、融资时间都可以满足的情况下,哪种形式对企业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21世纪》:作为资管方,如何才能在既符合监管规定,又能满足融资方需求的情况下,实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刘兴华:主要在于对客户的引导,我们会跟客户更多地、直接地对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比如,我们会根据市场资金的判断,给企业提前做安排。整个资金面宽松、时间也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发债成本更低;如果急需资金,就考虑非标的融资工具。

新闻推荐

专访苹果首席诉讼律师: 高通绑架行业十年 诉讼非两家公司之间对抗

简介:苹果称,(长达两年的诉讼)并不是苹果对抗高通,不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对抗,而是整个行业和高通的对抗。当地时间1月14日,德国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