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被否后三年内不能重组上市 房企“回A”长路漫漫
IPO再出新政,企业被否后三年内不能重组上市;业内认为,无论是IPO还是借壳,房企回归A股希望渺茫。
近几年来,包括富力、首创、万达、恒大等在内的不少房企通过不同方式掀起回归A股的潮流,但是内地资本市场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门槛和要求从未有过根本的松绑,且愈发严苛。近日,IPO(首次公开募股)再出新政,企业被否后三年内不能筹划重组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IPO还是借壳,2018年房地产在调控依旧从紧、融资渠道全面收紧的背景下,房企的“回A”之路将会更加艰难,特别是在上述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的前提下,或将有部分房企出现主动申请中止审查的情况。
“回A”门槛再度提高
一度,不少房企的IPO审查进入“反馈阶段”让市场认为冰冻七年久的房企内地IPO将开闸,但事与愿违。
去年4季度以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简称“发审委”)“亮剑”IPO,开启严审风暴,直接的结果是,IPO申请通过率急速下降,主板成为重灾区,通过率仅超四成。
据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企业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2月22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438家,其中,已过会27家,未过会411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04家,中止审查企业7家。其中,在“涉房”企业中万达商业地产、富力地产、同策房产咨询、金辉集团、首创置业等继续保持“已反馈”状态。按照申报企业排序,分别位列77、78、79、80、86名。
无独有偶,2月23日,中国证监会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明确IPO被否后企业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监管标准,其中,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证监会称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
企业在IPO被否决后3年内禁止借壳上市,也就是说,企业想一手IPO、一手借壳的上市路径将行不通了。
或将主动申请中止审查
事实上,IPO停滞不前,借壳也遭遇史上最严“借壳新规”。万达商业地产私有化后首选借壳方式回归A股,但是并未成功,转战IPO排队已近三年。恒大希望重组深深房实现地产业务在内地的借壳上市,目前虽然完成了三轮战投,但是“回A”仍没具体时间表。再看成功“回A”的复星地产,虽然以借壳豫园的方式,但是重组方案遭遇三度调整,才惊险过关。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认为,接下来证监会可能对房企及其相关业务的上市目的给予更严厉的审查,预计房企上市计划还将继续延期。“在房地产调控收紧的背景下,房企通过IPO、借壳上市等方式进入A股均希望渺茫。不排除部分房企暂缓上市计划,主动申请中止审查。”
事实上,此前富力地产中止IPO审查曾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富力地产回应称由于保荐代表变更所导致,但市场仍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而准备了两年之久的碧桂园物业,也在去年12月11日撤“回A”股上市申请。
房企更改主营业务突围IPO
前有猛虎,后有追兵。旨在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融资并降低负债的IPO或借壳方式受阻,而房企其他多元化的融资途径也遭遇全面围堵。
据同策咨询研究院表示,2018年开年不利,房企融资“明道”“暗道”多条业务线被按“暂停键”。1月份,房企融资额收紧,各方式融资额度占比大幅波动,境内银行贷款、公司债、其他债权融资均大幅缩水。更重要的是,2018年大部分房企将迎来债务的集中兑付高峰,今年或将成为房企“生死攸关”的一年。
不管是IPO抑或是借壳上市,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其难度都犹如登山,但是也并非没有机会,复星地产通过重组“回A”,红星美凯龙通过IPO实现A+H,均给了市场以希望。
在业内人士看来,调整主营业务配比或将可能为房企IPO加分。此前,万达商业地产改变地产业务格局,日前已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在1至2年内消化房地产业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某位不愿具名的机构人士认为,房企A股上市主要看主营业务构成,如果地产占比低于50%,证监会就不会那么敏感。1月份红星美凯龙成功上市,实现A+H的双上市平台,它的主营业务就是家居。另外在借壳上,带有商业、产业背景的地产物业,不会受太大影响。(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3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部分政协委员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