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股票新闻> 正文

结构性存款成上市公司“新宠”

当代生活报 2018-06-11 04:05

时下,购买理财产品的并非只有经常去银行网点的大爷大妈,更有坐拥高额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而理财收益占公司年度净利润达50%以上也大有人在。

比如上市一个月,连续16个涨停的医药巨无霸药明康德,宣布70%的闲置募集资金用于了理财。据统计,截至6月4日,今年共有1805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而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成了银行热推的保本理财“替代品”。仅5月份而言,至少已有26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近500款结构性存款,合计金额411.02亿元,结构性存款在众多理财产品中已占据“半壁江山”。

药明康德七成募资买了理财

6月5日,药明康德发布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文件显示公司及子公司累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总额为14.999亿元,另一方面药明康德上市前拟募集资金为21.3亿元。也就是说,本次药明康德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所使用的募资资金已达募资总额的70.41%。

根据上述公告,这14.999亿元共投入到6个保本型理财产品中,其中单款产品最高金额为3.889亿元、最长期限为180天、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9%。

据i问财统计,截至2018年6月5日,有273只股票上市不满一年,其中107只股票购买了理财产品,累计理财总额达178.1478亿元。在这107家上市公司中,和药明康德一样利用大占比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大有人在。

事实上,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或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已成常态,从2011年开始,参与“理财”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资金规模就在急速增长。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的统计,从2018年1月1日到6月4日,共有1805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累计理财总额约为9280.49亿元,其中到期实现收益总额约为31.11亿元。

在投身“理财大军”的上市公司中,理财收益占公司年度净利润达50%以上也大有人在,更有甚者理财收益已经超过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结构性存款占据半壁江山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成了银行热推的保本理财“替代品”。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26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近500款结构性存款,合计金额为411.02亿元。而从5月份全部上市公司理财数据来看,当月共有431家上市公司购买1062款理财产品,合计金额为763.25亿元。从数据上来看,“青睐”结构性存款的上市公司占比过半,结构性存款在众多理财产品中也已占据“半壁江山”。反观去年同期数据,2017年5月份,共有421家上市公司购买1188款理财产品,合计金额为849.21亿元。其中,结构性存款产品仅有226款,购买金额合计为189.38亿元,占比不足1/4。

某银行理财经理介绍,由于结构性存款期限较短且收益较有优势,目前主要作为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代替品而存在。

结构性存款特质被认可

记者观察今年5月份上市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的信息,根据合同约定内容不同,结构性存款的产品性质大多被标注为“保本浮动收益型”或“保证收益型”。从资金来源方面,共有192家上市公司使用294.14亿元募集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占比接近3/4。而从投资期限来看,在近500款产品中,有58款产品的投资期限在33天(约1个月)以内,339款产品投资期限在100天(约3个月)以内。可见,结构性存款兼具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特质,被上市公司所高度认可。

而从收益率情况来看,根据上市披露信息来看,目前其投资的结构性存款年化收益率与此前的银行保本理财区别不大。具体而言,投资期限在1个月左右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5%-4.5%之间;投资期限3个月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致在4%-5.3%之间。在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之后,结构性存款的年化收益率甚至可与银行非保本理财“一决高下”。

从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预期收益率来看,“0.35%或4.5%”、“1.5%或4.2%”这样的结构比比皆是,不过由于相关交易合同并未披露,是否属于此前市场上热议的“假结构”高息揽储尚未可知。

(据《证券日报》、《新京报》)

新闻推荐

远离非法投资咨询 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理性投资从我做起”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主办单位:广西证监局《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