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股票新闻> 正文

兜底式增持 大股东如何收场

金融投资报 2018-06-09 01:16

(上接1版)

其实,追究上市公司大股东是否会履行承诺,对当事人来说也许是有意义的,但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这就难免显得有点滑稽。为什么?公司股价下跌,一般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或者是公司本身的经营还可以,但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股市行情低迷,公司股价也就不尽如人意;或者是,虽然大环境还可以,但公司经营不善,盈利能力低下,这样在股市上的表现也就只能差强人意了。当然还可能是两个因素都有,即客观上大环境不佳,公司在主观上经营也不行,那么股价自然一泻千里。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有没有必要让员工去增持呢?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要是能够确信公司股价被低估,那么鼓励员工去增持倒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这里首先是公司大股东要增持,如果大股东不增持,却是一个劲地让员工增持,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再说了,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如果亏损了难道真会拿着交割单去找老板要补偿吗?这样的场景,显然不太符合中国眼下的企业文化。而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明知企业不行,那么为什么还要让员工去增持呢?这不仅是对员工个人财产的不尊重,同时也有违最基本的商业原则。即便是由大股东“兜底”,那么除了上面的老问题,即大股东为什么不增持以外,还产生出一个新问题,即大股东为什么要让员工去增持?无疑这是一种非常无理的行为。至于在第三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应该考虑让员工去增持,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行为,除了制造一个短期的噱头,看不出有别的什么意义,相反倒是对社会上的投资者会产生很严重的误导。去年的那股“兜底增持”潮,客观上就是短暂地起到了刺激股市的作用,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刺激过后股价还不是照样下跌,而且比之前要跌得更多。如今,这样的一种状况已经显现出来了,人们只是想知道,当时推出“兜底增持”的那些公司大股东们,准备如何去收场?因为这场戏恐怕是要演砸了。

股市有股市的运行规律,面对股价的调整,首先应该看到所存在的内外因素,如果是市场力量的产物,那么就不应该盲目地与之对抗。即便是特殊情况下的非理性下跌,也不应该让公司员工冲在维护股价的第一线。“兜底增持”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它并不能真正顺应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则,而更多是以一种并不高明的技巧来吸引市场的眼球,其即便有效果,也只能是短暂的。而在这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包括大股东主观目的是否有足够的善意这些问题,则是更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的。

新闻推荐

中华老字号调查:, 现存1128家,平均140多岁

“一块招牌,就是一段传奇。”中华老字号,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独有的品牌价值,关注度高,信任度强。上月发布的2018中国品牌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