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高喊“增持我兜底” 海兰信员工入套已亏372万
华夏时报见习记者 邸凌月 记者 韩永先 深圳、北京报道
一夜回到解放前。
10月25日,美股再遭血洗,科技股跌幅领先,道指下挫超过600点,抹平了今年的涨幅;纳指暴跌约4.43%,创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跌幅超过3%,连跌6日,再次失守2700点,回吐年内全部涨幅。
受到美股影响,周三沪深两市大幅低开,随后在券商、地产、银行等板块拉动下翻红。
10月26日,美股三大股指上演大反弹,A股高开,更被寄予能走出独立行情,沪深两市以下跌收尾,沪指再次失守2600点。
长期单边下跌的A股,苦了机构、上市公司大股东,坑了小散,更是害惨了被大股东忽悠的员工们。
实控人高喊“增持我兜底”
据Wind咨询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0月26日,共有81则公告,旨在倡议员工增持公司股票,发起人包括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董事长等公司管理层。尤其是10月份,已有29则增持倡议公告,占总数的35%,既有皇庭国际、阳光城、海兰信、东方雨虹这类大公司,也有洲明科技、航锦科技、塞力斯等体量相对较小的公司。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海兰信(300065.SZ)大股东今年已两次倡议员工增持。2月6日,实控人申万秋向员工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告,3月1日,海兰信表示,倡议书发出后,公司员工积极响应,经自行统计,2018年2月6日-2月23日,共有86名员工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增持104.61万股,占总股本的0.29%,增持均价为14.01元/股,增持总金额为1465.69万元。
倡议公告前,海兰信今年已下跌逾30%,2月6日最低触及10.99元,为此前年内最低,公告后连续三日涨停。
4月中旬,海兰信股价开始下跌趋势,故技重施,10月12日,海兰信股价最低9.98元,再创新低,当日,实控人申万秋再次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告。10月20日,公司表示,经统计,2018年10月12日-10月19日,公司53名员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160.59万股,占总股本的0.45%,增持均价为11.05元/股,共增持1774.55万元。
这一次,海兰信股价并没有复制上次的走势,10月26日,海兰信收盘价为10.8元,两次增持的员工浮亏合计375.95万元。
某券商分析师认为,“所谓的让员工增持就是股东没钱了,员工掏钱。大股东增持的话,就是大股东还有点钱,在有爆仓风险的情况下,赶紧托底一下自己上市公司的股价。”
除了倡议员工增持,上市公司也频繁玩起了回购。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沪深两市已有263家公司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总数达到31亿股,回购总金额为207.3亿元。今年以来推出回购预案的431家公司中,目前已经完成回购的公司有104家,有72家公司刚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还没有动手,另有91家公司尚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据统计,这些还没有买入的公司,其回购计划的下限共计超过150亿元。
上述分析师称,证监会是正式支持未来股东回购的,为此还修改了公司法,这块政策应该会有一些新的内容出来。
“市场那么多主体,也并不排除有部分上市公司真的认为自己的股价或者是市值大幅低估的,这种情况下,增持和员工持股计划相对会正面一些,当然如果有股权爆仓风险的,这个目的就比较难以判断。”上述分析师总结道。
实控人平仓风险仍居高不下
实际控制人倡议员工增持也是无奈之举,股价单边下跌,对于“无股不质押”的他们来说也存在巨大的风险。据Wind咨询统计,截至10月26日,今年已有70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持股5%以上股东或是高管出现质押股权触及平仓线、强制平仓、跌破平仓线的情况,甚至因此而导致公司易主。
10月18日,合力泰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尹宪章、李三君,持有的该公司部分股份被新时代证券强制平仓,其中尹宪章被强平158.89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508%;李三君被强平44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43%。此外,10月12日以来,其实际控制人文开福也连续9次补充质押,质押数量合计达到3156万股。
而早在9月初,文开福就计划着转让股权的事宜,合力泰10月8日公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文开福等股东,拟将其所持合力泰股份4.69亿股,转让给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价格不低于6.86元/股。转让前,合力泰股价为5.61元/股,此次转让溢价率也达到22%。
10月9日复牌之后,合力泰股价持续下跌。截至10月18日收盘,股价报收于4.3元/股,相较于停牌前的5.61元/股,目前已累计下跌1.31元,累计跌幅超过23%,正是在当日,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尹宪章、李三君股票被新时代证券强制平仓,若文开福没有提前转让股权,不由得让人对其质押的股票是否会爆仓捏一把冷汗。
市场的雷一个个爆掉,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
近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允许险资设立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质押风险。
前海开源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一方面表明险资是用真金白银来化解当前市场最担忧的股权质押问题;另一方面表明险资对于当前市场的看好。因为险资是属于中长期资金,非常看重上市公司长期的投资价值。在市场低点的时候去配置,既帮上市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又能够获得长期比较好的投资回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新闻推荐
万科的“过冬”逻辑: 一边高喊“活下去” 一边迅猛收购、拿地
本报记者张晓玲实习生林诗苑导读大型房企在多元化之路上的尝试和挫折,令行业集体反思,转型应该如何继续走下去,这是万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