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券商观点> 正文

资本市场助力民企“大展宏图”

西南商报 2019-05-14 14:49

资本市场助力民企“大展宏图”

民营上市公司比例已升至70%

民营企业正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力军。据记者统计,截止到2019年5月9日,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3611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2523家,家数占比由2012年的55%提升至70%。

“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融资通道、价值评价体系、资源配置平台。”平安证券并购融资部总经理丁志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健全,那些通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扎实的经营管理,构建业务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能得到资本市场长期而持续的助力。

民企融资广度和深度

不断拓展

作为我国民企中的排头兵,民营上市公司借力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服务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民营企业首发上市649家、融资额3345.92亿元,占所有首发企业比重分别为89%、72%;民营上市公司再融资543家、融资额9162.62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分别为70%、45%;新三板民营公司挂牌发行4883家、融资额2647.88亿元,占全部挂牌公司比重分别为93%、79%;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融资2.3万亿元,占所有债券比重为32%。

对此,川财证券研究员杨欧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丰富完善能够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搭建信息和资本的交流平台,提高企业资金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助力企业实现业务的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

政策“红包”

助力民企并购重组

并购重组是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大批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精做优、做大做强,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和行业“领头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监管层在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方面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

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推出“小额快速”审核机制,针对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小额并购交易,简化程序、快速审核,同时,优化“分道制”审核安排,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重点创新领域产业纳入“豁免/快速”通道产业类型。

放松管制,提升基础制度适应性。允许募集配套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另外,进一步畅通民营“中概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渠道;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间隔期”从3年缩短至6个月,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等。

试点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支付和融资工具,增加并购交易可操作性,缓解上市公司现金压力及大股东股权稀释风险。

在多项政策“红包”的支持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6880单、金额3.92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分别为73%、57%。

“并购重组系列政策出台后效果非常明显,大幅提高了企业并购重组的效率。”中信证券研究所首席政策分析师杨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额快速”审核机制的推出后大大压缩了审核时间,最快的企业从受理到上会仅仅12天。此外,试点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支付和融资工具也大大拓宽并购重组的支付手段,为交易提供更为灵活的利益博弈机制。

此外,杨帆认为,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还有改革的空间,特别是在支付手段方面,可以考虑以股份作为支付方式以及引入并购基金等。

多措并举

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困境

近两年来,受外部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下部分民营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导致融资难问题更为严重。

在此情况下,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积极支持证券、基金、保险及地方政府、采取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资管计划、发行纾困债等市场化方式,帮助有发展前景的上市民企纾解股票质押困难。对参与化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上市民企流动性风险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在风险指标计算、私募基金子公司设立和产品备案、证券公司分配评级等给予监管支持。

据了解,目前,各种形式的股权、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累计金额超过500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企流动性压力。

丁志罡认为,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持续、可预期,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民营企业的创新,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负等经营成本,推进金融大环境的建设以降低民营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同时,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杜绝投机心态,多练内功,更专注于产业和自身的业务本身, 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杨欧雯则认为,当前,民营企业的经营困境一方面来自阶段性的资金和现金流的短缺,另一方面来自于行业周期或需求减弱对业绩的压力。从政策面而言,要尽量减少中小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中间环节,减少交易成本,减轻企业投融资压力,同时,要对战略性和新兴行业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帮助具备技术储备或产品优势的中小企业渡过企业萌芽期或行业底部周期。

“民营企业需要审时度势,将企业自身业务发展与国家经济、产业趋势及技术演进结合起来,在逐利的同时不可过于短视,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成长与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杨欧雯认为除了政策面的支持,民营企业练好“内功”也非常重要。

侯捷宁

新闻推荐

货柜市场“变天” 中远海运38亿 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本报记者高江虹北京报道导读中远海运获取胜狮相关资产后,在集装箱制造市场份额将超过30%,取代胜狮货柜变身集装箱制造业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