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今日股票> 正文

上半年46家A股公司易主国资!地方国资成接盘主力 山东、浙江最活跃......有公司股价大涨近50%!

证券时报 2020-07-02 08:38

今年上半年,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案例频频,不少民营企业被纳入国资麾下。数据显示,上半年逾百家公司宣布易主,超四成公司获国资接盘,国资接盘潮起。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上市公司频频易主国资背后与自身面临经营困难、资金链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地方国资频频出手入主上市公司,也与一些地方政府的主导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成效如何?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表示,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尽管接盘国资凭借资金和资源优势,取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但是最终能否经营好还有待观察。

市场表现来看,国资接盘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不一,部分公司股价表现靓丽,其中ST天业与高科石化年初至今股价涨幅均超45%。上半年40多家公司宣布易主国资近来,国资入主上市公司的案例越来越多,仅6月份就有16家公司宣布获国资接盘,而此前1月到5月,这一数值分别为5家、3家、6家、11家、5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112家A上市公司宣布实控人拟变更,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其中,46家将易主为国资,占比超四成。这其中,西藏矿业、*ST敦种、易见股份、赢合科技与复旦复华此前就具有国资背景,另外其他41家公司为民营企业或公众企业。

年初以来类似案例增多与特殊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有关,受疫情超预期冲击,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需求萎缩,部分上市公司,尤其前几年过度扩张民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财务负担加重,面临债务危机与现金流压力等。”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向记者表示,从相关案例看,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推进,市场直接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融资工具多元化等,也为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提供便利。e公司记者发现,此轮国资接盘潮中地方国资成为了主要接盘方。

今年上半年接盘的国资中,除6家为国务院国资委外,其他均为地方国资,范围涵盖19个省,占比达87%。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国资入主路径呈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异地接盘成主流。40家地方国资接盘中,就有26家选择了异地上市公司,占比达65%。“这种异地国资纾困,主要是还是从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资本总是寻找最优势的资源配置,国资通过异地纾困以达到优化产业布局,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市场业务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目标。”周茂华表示。从易主方式来看,目前大部分公司采取“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定增”单一或组合的方式,其中”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组合的方式居多。

也有不少公司选择定增“易主”,如通裕重工、金智科技易主方式为定增与股权转让,*ST华塑、海默科技为定增与表决权委托等。此外,还有公司公告表示将采用不限于表决权委托及/或受让股份、参与定增、二级市场增持等方式易主。新纶科技5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侯毅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共2.5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35%)的表决权全部委托至银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行使。与此同时,银川金融控股集团以包括但不限于表决权委托及/或受让股份、参与定增、二级市场增持等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向公司和侯毅提供财务支持。

整体来看,目前国资接盘的上市公司以小市值居多,近七成公司最新市值不超过50亿元,海默科技、吉峰科技、*ST华塑、*ST友谊最新市值不到20亿元。山东、浙江两地国资频频现身e公司记者发现,上半年各地国资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浙江、山东两地国资表现尤为活跃。仅6月份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将易主山东国资,包括孚日股份、博天环境、万马股份、金智科技等4家公司,接盘方分别为高密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西海岸新区国资局、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山东省国资委。

此前,还有星光农机、百洋股份、ST天业等3家公司也宣布将易主山东国资,今年以来合计有7家公司宣布易主山东国资。据了解,上市公司被山东省有关部门看成是市场化推进国企混改、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途径。

2019年12月2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19年11月底,山东已有13家省属企业拥有上市公司37户,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全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3月26日,青岛市国资委召开市属企业加快上市发展工作专题视频会,按照市属企业加快上市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市属企业将加快培育上市资源,打造优质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上市公司;到2022年,每户市属企业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

e公司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山东国资多偏爱异地上市公司,宣布易主的7家公司中仅孚日股份、ST天业这2家为山东本地公司,其他5家均为异地上市公司。除山东国资外,浙江国资也动作频频。据e公司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9家公司宣布将易主为浙江国资,最近的有康恩贝、平治信息、唐德影视。

康恩贝是最新案例,该公司5月29日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康恩贝集团公司拟向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转让其所持有的5.3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交易实施完成后,康恩贝控股股东将由康恩贝集团公司变更为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胡季强变更为浙江省国资委。

康恩贝表示,本次股份转让有利于发挥地方国资和民营企业各方的体制机制优势,强强联合,调动整合人才、产业和资本资源,推进双方在医药大健康产业尤其是中医药健康产业领域的战略合作。据介绍,早在2017年10月9日,浙江在召开全省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首次提出“凤凰计划”,具体内容为:到2020 年,争取浙江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00 家、重点拟上市企业达到300 家,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倍增。

2018年底,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到2020年,浙江省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要位居全国前列,资产、营收规模“千亿级”企业达10家以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65家左右,入选中国500强12家以上,新增1家世界500强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与山东国资扫货路径不同,浙江国资更青睐“本地股”,宣布易主的9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为浙江省本地上市公司,另外2家上市公司注册地为江苏省。国资入主并非简单买壳“从统计数据来看,国资频频出手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确表现十分活跃。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国资在选择入主标的时还是会仔细加以甄选,并不是饥不择食。”长期从事上市公司股权并购工作的王宇(化名)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时,很多时候会是溢价介入,但是能够接受的溢价率大致在20%至30%之间的幅度,超过这样的区间,国资通常很难接受。

据王宇介绍,国资在资本市场上出手,主要是分为两类情况:一种是为了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另一种是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上市公司。

国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上市公司,相对比较青睐选择那些医疗、新能源、高端制造、以及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数字经济类的上市公司。同时,国资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有所要求。例如,有些国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上市公司,会要求上市公司最近三年保持连续盈利,且每年的盈利不低于2000万元。

王宇进一步介绍说,虽然一些国资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但实际上这些国资手中并没有与上市公司相匹配的资产,所以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这些国资即便取得了上市公司控制权,但是更多还是以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到上市公司当中。

正是因为如此,国资在入主上市公司并非是简单的卖壳,而是会十分看重上市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是否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持续经营。同时也会要求上市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团队继续留在上市公司。所以现在会看到一些上市公司在易主之后,原有控股股东、实控人仍然身处前十大股东名单当中,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除此之外,现在很多国资在入主上市公司时,还会提出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上市公司在完成易主之后,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注册地迁往国资所在地。”王宇说,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于辖区上市数量的增减比较在意,所以在上市公司易主时,所在地的相关政府部门也会提出不迁址的要求,而这样一来有时就会影响到上市公司易主的成败。这些公司为何选择易主国资?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在接受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易主国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一些主营业务不好、经营业绩欠佳的上市公司,的确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在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力解决这些问题时,必然需要引入有资源有背景的股东。另外,地方国资频频出手入主上市公司,也与一些地方政府的主导因素有着重要关系。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深谙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感觉到了目前整体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机会,希望地方国资能够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在资本市场上及时出手收集或者是并购一些上市公司,使之在日后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资本化运作的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有了重要的契合点,最终才会促成国资入主上市公司。”苏培科说。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e公司记者,很多上市公司隶属于新兴产业,本身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因为种种原因,在经营和资金链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在通过自身努力不能扭转现状的情况下,最终只能选择易主。而地方国资、国企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资金、资源等优势,成为了一些上市公司易主时的首选买家。

结合案例来看,苏培科和李锦的分析或更加明朗。以博天环境为例,2019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影响,公司战略方向调整,放缓对 PPP类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新中标合同金额大幅减少;同时公司对在手的 PPP 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缓建了部分 PPP 项目,最终公司在2019年出现了逾7亿元的亏损。

2020年一季报显示,博天环境净利润亏损417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7.4%。博天环境在6月14日晚的公告当中表示,由于金融去杠杆等宏观政策的影响,不少民营企业因为融资难导致经营困难,公司也面临流动性资金紧张、偿债压力等困难。若本次成功易主,青岛融控可为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在后续融资、增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纾解公司偿债压力等困难。

据统计,今年宣布易主国资的40多家公司中,不少公司业绩明显承压,*ST华塑、赛摩智能、唐德影视、*ST中南、*ST敦种与*ST友谊等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今年一季度仍为亏损状态。6月16日晚,*ST华塑公告,公司拟向湖北资管定向增发公司股份,募资2.4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次发行后,湖北资管将成为*ST华塑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湖北省国资委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原控股股东西藏麦田持股比例将从24.13%下降到18.56%。宣布易主湖北国资背后,*ST华塑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亏损,2019年末公司净资产为负值,目前存暂停上市的风险。

*ST华塑表示,此次定增一方面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为上市公司优化、拓展和提升主营业务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促进和推动上市公司今后扩大主营业务生产经营规模。国资入主效果有待观察苏培科认为,国资、特别是地方国资在入主上市公司时,同样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国资应该明确自已入主上市公司的目的是什么。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是为了利用上市公司进行产业整合、资本运作,还是准备进行其他方面的操作。

另外,国资入主上市公司之前,要明确自身是否有能力运营和管理上市公司,毕竟上市公司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企业。在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拿下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如果不能让上市公司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那么国资最终很可能也是得不偿失。“实际上究竟是什么原因触发了国资入主上市公司,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苏培科说,如果国资入主上市公司单纯基于市场化动机,那么一切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即可。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上市公司易主国资,实际上是寄希望于国资帮助于进行纾困,解决资金、债务问题,结果国资进入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深坑,那么国资入主上市公司不但不会产生预期效果,很可能还会因此为自己增加了一个包袱。“

从去年开始,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就已经不断出现,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趋势已经开始形成。相信在未来的一个时期,仍然会有大量的上市公司易主地方国资。”李锦说,如果没有国资入主,可能一些上市公司很快就会跨掉。国资入主之后,对于上市公司意味着转机,如果能够借机度过短期的困难期,就有希望进入新一轮景气期。

但是也应该看到,上市公司出现问题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资金问题,有的是因为技术转型升级出现了问题。国资凭借资金和资源优势,取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但是最终能否经营好还有待观察。

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也曾出现过一轮国资、国企入主民营公司小高潮。彼时,由于一些国资、国企在入主民营企业之前,尽职调查进行的不尽如人意,对于民营企业的一些问题有所忽视,对于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很多矛盾在2012之后开始暴露出来。“正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对于针对目前地方国资入主上市这一现象,也不能一味唱多。毕竟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李锦说,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的实质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存在风险的,最终能不能把上市公司搞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新闻推荐

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 ETF正式上市

二季度以来,A股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持续动荡,使得高股息投资策略颇受市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高股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