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今日股票> 正文

渝农商行多重利好傍身 能否扭转盈利下滑颓势?

华夏时报 2020-07-03 11:17

华夏时报记者 王仲琦 冯樱子 北京报道

全国首家由农商行发起设立的理财子公司开门迎客。

6月30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渝农商行”)发布公告,该行近日取得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银保监局下发的《重庆银保监局关于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批复》(渝银保监复【2020】113 号),批准渝农商行设立的理财子公司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渝农商理财”)开业。

公告披露,6月29日,渝农商理财在重庆正式挂牌开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注册地为重庆市。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以来,渝农商行除了成功开办理财子公司外,还先后获批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参股消费金融公司,并在投行资管业务方面持续发力,可谓收获满满。

但值得注意的是,渝农商行在金融市场业务加速发展的同时,其经营状况却不尽如人意。2017年到2019年,该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波动下滑明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渝农商行净利润增速-6.9%,是该行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对于盈利下滑,渝农商行解释称:“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中,包含冲回的补充退休福利过往服务成本,导致上年同期净利润较高,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较低。”

金融业务持续发力

公告显示,渝农商理财由渝农商行全资发起设立,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渝农商行表示,近年来,本行着力实施“零售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战略,坚持将零售业务作为本行发展之基和立行之本。本次设立理财子公司既是本行落实监管要求、强化理财业务风险隔离的重要举措,也是本行践行零售立行发展战略、促进理财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渝农商理财作为本行全资子公司,将继续深耕理财市场,培育特色化资管品牌,诚实守信、勤勉尽职地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职责,推动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商行屡获金融市场重要业务资格。

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渝农商行成功申请到国开债、进出口债和农发债的承销团成员资格,并积极利用投资银行业务资质牌照,发挥联动优势,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实现纵深发展,投资银行各项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9年4月,该行成功主承销重庆市首单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2019年6月,该行完成2019年度二级资本债券发行,发行金额50亿元;2019年8月,该行主承销重庆市首单附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民营企业债券,助力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其中,该行主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6只、金额合计10.5亿元;参团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77只、金额合计178.84亿元;承销金融债2只、金额合计7.50亿元。成功申请到国开债、进出口债和农发债的承销团成员资格,累计分销政策性金融债25只、金额合计131.10亿元;加入10个外省市地方政府债的承销团,累计分销地方政府债24只、金额合计60.64亿元。

去年11月26日,渝农商行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同日获得批复的还有发行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涉农贷款。

此外,今年1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同意小米通讯在重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此前,渝农商行发布公告表示,该行与小米通讯、重庆金山控股集团、重庆大顺电器集团、重庆金冠捷莱五金机电市场有限公司签署《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出资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展消费金融相关业务。该行投资金额4.5亿元,持股比例30%。

盈利首现负增长

渝农商行成立于2008年6月,是在原重庆市农信社和39个区县行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全国第三家、中西部首家省级农商行。2010年底,成立仅两年半的渝农商行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由此成为首家赴港上市的地方银行,也是全国首家上市农商行、中西部首家上市银行。去年10月29日,渝农商行更进一步,在上交所敲钟上市,成为全国首家“A+H”股农商行。

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渝农商行资产总额达10297.9亿元,同比增长8.38%,其中贷款总额4370.85亿元,同比增长14.68%。负债总额达9404.28亿元,同比增长7.05%,其中客户存款6734.02亿元,同比增长9.29%。

不过,记者注意到,渝农商行营利增长的背后却是盈利能力的持续衰减。

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66.3亿元,同比仅增长1.97%,远低于2017年和2018年10.52%和8.87%的增长率。值得一提的是,渝农商行2019年营收增长放缓的同时,实现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了7.75%。年报数据显示,该行去年营收少增的情形下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税收优惠及成本下降。具体来看,该行2019年优化投资结构,免税国债及地方债投资占比大幅提升,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13.92%。此外,去年该行成本收入比为28.52%,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其中集团员工成本49.33亿元,同比减少6.37%。

其实,早在2018年,渝农商行即通过压缩成本来保持盈利增长。2018年该行员工成本下降3.86%至52.58亿元,同时所得税费用下降11.64%至26.08亿元,最终实现盈利90.58亿元,勉强实现增长1.37%。

从2018年和2019年报可以看出,该行一直在通过下调税费和控制员工成本来减少营业支出,确保盈利的增长。

众所周知,靠压缩人员成本来盈利是不可持续的,也会影响银行运营。今年一季末,渝农商行实现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6.9%,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也是A股农商行中唯一净利润负增长的银行。一季报数据显示,该行盈利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61.38%,导致营业总支出同比增长15.66%,大大高于同期营业收入4.55%的同比增

新闻推荐

两连板紫光国微:180亿境外并购被否,标的资产股权仍在质押状态

记者|可达编辑|7月2日,连续两日涨停的紫光国微(002049.SZ)盘后公告,证监会不予核准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原因为标的资产权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