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亿北向资金撤离,这8家外资投行托管的增量钱交易风格大变
记者 | 胡颖君
伴随大盘的持续调整,被称作“聪明资金”的北向资金开始大举撤退。
东方财富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北向资金7月14、15两日连续净流出,累计超200亿元。其中,7月14日当天,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173.84亿元,沪股通净流出49.95亿元,深股通净流出123.89亿元。该数据创互联互通以来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额新高。截至7月16日记者发稿,北向资金延续出逃节奏,已净流出近60亿元。
“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外资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通过QFII通道进场的,一般是长期资金,包括国外金融机构、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等;但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渠道进来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国际游资,这两个通道进来的资金性质是不一样的。前者偏向长期投资,后者偏短期投资。”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此轮行情中,北向资金的短线交易特征明显。7月初A股快牛行情启动之际,北向资金持续入场抢筹,7月2-9日共计6个交易日连续净流入。而当市场出现回调,北向资金反应亦颇为敏捷。7月10日,沪指涨势戛然而止,收盘跌近2%,当天即有44亿元北向资金获利出逃。
开源证券策略分析师牟一凌表示,此轮风格切换行情下,北上资金是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其中,北上交易型资金(托管于外资投行)是北上增量资金的主力军。
近来北上交易型增量资金主要托管于包括美林远东、摩根大通、瑞银证券以及摩根斯坦利等在内的8家机构。同时,将托管于该8家机构的增量资金于7月以来的陆股通净买入进行对比发现:7月以来北上的增量资金主要来源于托管在该8家机构的增量资金。
牟一凌指出,7月以来,托管于美林远东、瑞银证券以及摩根斯坦利等在内的8家机构的北上交易型资金的风格系数(成长-价值)逐步下降,虽然过程有一定的反复,但截至7月7日,托管于上述8家机构的资金持仓组合的风格系数明显低于6月29日,这意味着,托管于这8家机构的增量资金在本轮中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切换。7月1日以来,托管于其他机构的持仓风格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因此,他认为,托管于包括美林远东、摩根大通、瑞银证券以及摩根斯坦利等在内的8家机构的北上增量资金是推动本轮市场风格切换的重要市场力量。
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德伦统计了目前陆股通持股市值前50个股托管机构情况,他表示,整体来看,这些个股的托管机构仍以国际型银行为主,其背后资金的“长钱”属性相对更多,其持股也相对会更加稳定。而类似海螺水泥(600585.SH)、药明康德(603259.SH)、广联达(002410.SZ)的托管机构中国际投行占比相对较多,相对来说可能部分“短钱”等交易型更多一些。但由于短期A股市场走的过快、过强,部分海外的“长钱”可能出现兑现部分浮盈的操作,部分海外的“短钱”主题性资金可能会进出更快一些,所以从陆股通数据层面上来看,可能波动性会较前期更强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也开始提醒投资者,外资的“快进快出”或会加剧市场震荡。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A股进入7月后出现一波快速上涨的行情,无论从成交额还是增量来看,外资布局早于此轮上涨,这次很大程度是内资所驱动。从外部投资者来看,内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起了一个抬轿子的角色,需注意当估值过高时,外资有可能随时流出,对此要保持高度关注,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不过,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不必过分惊慌,他指出,外资流出是获利回吐,暂时撤离,不是趋势性撤离,等市场完成调整,外资还会流入抢筹。外资是由很多个体组成,不是铁板一块。外资撤离不意味着行情结束,调整之后还是牛市格局。
新闻推荐
想象中的调整并未到来!周一(7月13日)大盘延续了逼空行情,沪指再次回到3400点以上;而创业板指涨近4%逼近2900点,创2015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