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权益类投资上限调高是对A股市场的一种考验
金融观察
A股市场如何表现出自身的竞争力,增加对险资的吸引力,这是其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期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引导保险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发挥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提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自主决策空间。
《通知》的最大亮点,就是调高了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的上限,即由目前的上限30%提高到了45%。这也意味着有数千亿元的保险资金可望成为A股的增量资金。因此,《通知》的发布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是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将刺激A股市场重回牛市的轨道。
《通知》的发布对于A股市场构成利好,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个利好到底有多大?值得进一步深究。利好到底是大是小,其实取决于A股市场本身到底对险资构成多大的吸引力。所以,险资调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上限,对于A股市场而言更是一种考验。
从《通知》的内容来看,这次对险资权益类投资上限的调整并非是“一刀切”,而是一种差异化的调整。虽然险资权益类投资上限最高调到了45%,但能享受到这个“待遇”的保险公司却少之又少,只有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350%以上的保险公司,才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如果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不足200%的,其权益类资产投资的上限甚至会视具体情况降到25%、20%、10%。像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人保财险、太平财险等行业大中型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也只是由原来的30%提高到35%。因此,45%的上限对于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是不可触及的,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的上限不下调就要谢天谢地了。
而且即便《通知》赋予了险资30%甚至45%的权益类投资上限比例,但险资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有多少投向股票市场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险资投向股票市场的比例其实还是比例偏低的,基本上就在10%左右。以银保监会公布的一季度的数据为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其中,长期股权投资1.95万亿元,占比10.05%;股票1.54万亿元,占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万亿元,占比2.76%。后两者加起来占比10.71%,这就是目前险资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占比。
并且即便是对股票市场的投资,那也不一定就是流向了A股市场,港股实际上也是险资的一个重要流向。以险资举牌为例,截至今年7月13日,险资今年在股票市场一共举牌16次,其中涉及H股的举牌就达到12次,涉及A股的举牌5次(其中一次同时涉及A+H)。因此,在险资投向股票市场的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港股。
所以,尽管《通知》再次对险资权益类投资的上限进行了调整,最高可达险资总资产的45%,但此举对于A股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考验,即A股市场有多大的吸引力能够吸引着保险资金投入到A股市场中来,这显然是A股市场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毕竟险资的“绣球”已经抛出来了,抢不抢得到“绣球”就要看A股的本事了。
而A股市场的竞争对手却是强劲的。除了港股相对于A股具有明显的低价优势之外,非上市公司股权也是很能吸引保险资金投资的。一方面是这些非上市公司股权,一旦相关公司上市,就会大幅升值,其财富效应是目前已上市公司股票所难以比拟的。另一方面对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属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范畴,这是目前政策大力支持的。今年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答记者问时就表示,要督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
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A股市场如何表现出自身的竞争力,增加对险资的吸引力,这是其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只有如此,A股市场才能从险资权益类投资上限调整的新政中分一杯羹。
□皮海洲(财经评论人)
新闻推荐
投资5万可用55万元炒股? 证监会曝光一批非法平台,有的居然还能注册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一批非法场外配资平台,西科配资及运营机构山东银企金融后台服务有限公司在列。记者调查发现,一批非法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