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业重启后 需要电影公司更为精细化管理
行业观察
电影业有序重启,对于电影从业者和观众来说是双赢。
国内影院歇业约半年,终于盼来重启。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国家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
电影业可以说是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损失最大的行业之一。电影业有序重启,对于电影从业者和观众都是双赢。不过也需要看到,电影业重启后将迎来不一样的发展形态。
首先,电影业短期内恐难报复性增长,毕竟还有较为严格的区域、人流管控。而为了防止疫情反弹,各大影院也会加大相应防护和管控举措,确保万无一失,这必将影响到客流、营收的迅速恢复。
可以预见的是,电影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毕竟上半年的片源都集中到下半年播放,争夺排期不可避免。无论是所谓大片,还是中小型影片,将在更加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同场比拼,其白热化程度可想而知。
对于观众而言,对电影挑选标准会更高。毕竟,片源集中上线,给了观众更充分的选择余地。而经过这几年来的磨炼,很多观众已经从以往选片时看明星、导演阵容、投资额度等指标为主,转向对其质量和口碑的重视。尤其是通过各类网上电影评分平台来做出是否入场观看的判断。近年来不少看似“小众”的影片获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而一些投资巨大、明星云集的大片却遭遇滑铁卢,也证明了观众审美和口味的变化。在密集上线的片源中,唯有质量和口碑真功夫才能赢,将成为对电影行业更高权重的考量。
而电影业更大的变化来自于“幕后”,即前两年的激进扩张模式将转型为精细化运营。前几年国内电影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态势,票房节节升高,也就形成了爆发期红利。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不少电影公司采取了以资本为核心的快速扩张模式,比如万达、华谊等,但随着电影业逐步走向理性发展期,观众对于电影的品质标准提升,以及不少电影从业者心态过于浮躁乃至投机,导致部分电影质量不佳等问题,让这一两年国内电影业增速有所放缓。
因此,国内电影业处于调整之中,比如部分巨资收购明星工作室或者公司的电影企业,因无法完成业绩对赌协议蒙受巨大损失。与此同时,通过上市或者并购来打影视红利牌、试图推动关联企业股价暴涨的套路也开始被监管层加紧管理,部分电影公司上市计划搁浅,已上市的电影公司则承受业绩和股价下滑压力。
由于疫情对于电影业所带来的重创,国内电影业的资金流入必将相应减少。同时为了弥补上半年的亏损,也需要电影公司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包括拍摄计划、电影拍摄进度、预算管理、流程和结果品控等,最大限度做到减少过多成本和支出,进而提升质量,并针对观众心理和需求趋势做好预判和调整。
在这方面,在线电影平台具有相当优势,比如能根据用户对于播放影片的类型选择、观看时长、后续同类影片的继续选择等数据维度进行用户画像,从而在网剧等制作上作为重要市场参考。而线下电影公司如何在这方面加强用户调研,或许需要和线上平台联合开发制作,从而以大数据来应对市场。
唯有以不一样的发展形态,国内电影业才能更加顺利度过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也为未来长久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保持较高的成长性。
□远山(财经评论人)
新闻推荐
广发证券被罚靴子落地!投行业务暂停期即日起计,多位高管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记者|满乐编辑|广发证券投行业务被罚尘埃落定。在收到了证监会前期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后,7月20日,广发证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