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芦苇荒滩到科技集群 浦东三十年产业大升级
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邵好)30年前,在浦东,芦苇荒滩烂泥渡,听取蛙声一片。30年后,在浦东,造芯造星造飞机,看清纳米世界。
从60亿元到1.27万亿元,浦东GDP在30年间增长了210倍,网民点赞:“这才是最牛90后。”发展数量迈大步,发展质量更上台阶。从农业起步,如今的浦东已筑就“四座城”——金融城、贸易城、智造城、科学城,集聚“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智能造”六大“硬核”产业,不断创造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
而立之年再出发,已经拥有超一流产业集群的浦东,正向着尖端科技发起冲击——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控制中心、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项目不断涌现,为上海构建全球科创中心贡献力量,为中国拥抱下一轮产业浪潮蓄力。
起步:汇聚全球资源
1990年开发开放之初,浦东这片热土只有阡陌农田和寻常巷陌。在当时的管委会食堂里,贴了一幅标语——“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提醒大家在世界大格局中谋划浦东工作。1990年,陆家嘴、外高桥、金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首先设立。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首任总经理王安德回忆说,陆家嘴是我国第一个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开发区。挂牌之初,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完全是在一片空白处摸索。和陆家嘴类似,我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在挂牌之初,还是一片芦苇荡。“诞生”更晚的临港,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前10年,甚至连“城”都没有。1999年的临港地区卫星图显示,今天临港主城区的所在之处被蓝色覆盖,涨潮时,这里是海;退潮后,才露出一片滩涂。
从零出发,浦东选择一条紧随国际产业升级转型之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最终形成与国际对话能力的发展路径。
金桥在设立后的短短10年时间中,集聚了通用、索尼、拜耳、松下、夏普、东芝、西门子等世界制造业巨头,成为世界名牌工厂;张江选择引入外资企业,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展开布局;在陆家嘴,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这里落地,寻找投资中国的机会。
先天的开放性,令浦东自开发开放伊始,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把握发展方位、抢抓发展机遇,通过不断扩大开放,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功能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集聚技术、资本、智力等各类资源。
成长:啃下最硬骨头
进入21世纪,汇聚全球资源的浦东,很快跨过承接产业转移的过渡期,进入自主创新的阶段。
走进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一架白色机身、喷涂了几道蓝白条纹的大飞机正安静地沉睡在草坪上,这就是曾在30多年前翱翔于中国蓝天的大型客机“运10”。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浦东基地从一片芦苇荡变成占地4000余亩的现代化商用飞机总装基地,中国商飞公司在此稳步推进型号研制——C919大型客机6架试飞飞机先后在浦东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已全部投入试飞取证。
瞄准“中国芯”,浦东将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建设,全面实施“千亿百万”工程,加快中芯国际、华力二期、积塔半导体等项目建设,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创新药”方面,一张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地图将发挥引导作用,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和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的建设下半年也将快马加鞭,以有力促进优质研发成果的就地转化,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优势。
浦东的“硬核”产业正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今年8月,被称为“中国芯片IP第一股”的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根据招股书,芯原股份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4项、商标74项,客户囊括英特尔、恩智浦、三星、紫光展锐等国内外顶尖芯片公司。
芯原只是一个缩影。如今,在代表中国科创顶尖力量的科创板,有16家挂牌公司来自浦东,公司总市值合计超过6000亿元。
在浦东,集成电路覆盖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等环节,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条件最好的产业集群;以中国商飞、中发商发为核心,民用航空设计、总装和配套生产等产业链已布局形成;特斯拉中国工厂花落浦东临港,折射了高科技跨国巨头对浦东高端制造产业环境的认可。
再出发:瞄准“高精尖”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展望未来,浦东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充分发挥浦东大科学设施、高能级科研机构的集聚优势,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一个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与研究集群。”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院士对记者感慨。
张旭院士所说的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与研究集群,正是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控制中心、新药创制研发基地等在中科院浦东科技园形成的大科学设施。这些高精尖的设施位于张江核心区,与正在建设的上海光源二期、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项目,构成最耀眼的“科创群星”。
在这里,借助上海光源发出的同步辐射光,你可以看清微纳米量级的个体,照亮“1微米的世界”。在这里,通过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认识一个蛋白质最短仅需2分30秒,过去可能需要花费很多年。在这里,站上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控制中心大楼楼顶,月朗星稀之时,你可以看到墨子号卫星。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大科学设施投入使用后,越来越多中外科学家涌入张江,潜心钻研高科技研究。累累的科研成果里,既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也不乏美国《科学》“十大科学突破”,以及欧洲《物理世界》十大突破等卓越成果。
从一个个大科学基础设施,到一群群紧盯创业项目的创投机构,再到一家家迅速壮大的高科技公司,浦东层层演进,生生不息。穿过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徜徉于科技人才成群结队的张江园区,驰向高端制造扎堆的临港新城,而立之年的浦东,处处洋溢着年轻的气息、创新的活力,以及向上的力量。
新闻推荐
人口老龄化,似乎已成社会共识。Wind数据显示,统计我国各年代出生人口发现,00后比90后少了4700多万人,年轻人口的比重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