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今日股票> 正文

2021,崭新而美好 □王溱

半岛都市报 2021-01-09 03:56

2020年最后一天,一场大雪从天而降,祖国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派北国风光。瑞雪兆丰年,2021,充满希望和美好。

超市里遇到差不多一年未见的老友。购物车里装着各种食物,一看就是准备大饱口福。女儿女婿外甥元旦要回家,提前做些准备。老友一脸幸福。其女去年参加了援鄂医疗队,并被评为先进。媒体报道后,我们都为老友感到自豪和高兴。又要派去接种疫苗工作了,接下来一定会很忙。这是全国人民关心、关注的大事。老友虽闲赋在家,头脑里净是“天下事”。

刚刚过去的2020年,令人刻骨铭心。疫情的暴发和迅速传播,让全球恐惧和惊慌,世界因此改变了模样。好在我们国家万众齐心,众志成城,打造了一片难得的“净土”。如今让人翘首以待的疫苗终于研制成功并开始接种。2021年,全球计划将有一半以上各色人种接种疫苗,光咱们国家就有十几亿,任重而道远。

让女儿注意安全,注意休息啊!去年还为女儿赴鄂感到忧心忡忡,现在却心境如水。要相信医学,相信科学。疫情虽然猖狂,但人类一定会战胜它!老友的口气镇定、大气、从容。是啊,就在昨天人们还“谈疫色变”,进入新的一年,似乎心里一下子有了底气。因为有了疫苗,有了防护,有了安全感,更有了希望。尽管疫情仍旧在蔓延,病毒还在变异,但有强大先进的医学科学做支撑,加上自觉的个人防范意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无疑是更多的光明和生机。

2020年最后一天,一位老板打来电话邀去他的店里“迎年”。这位“知天命”的老板在商场上打拼了有些年头了,生意曾做得风生水起。然而去年疫情的到来,让他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无奈之下,只好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大半年过去了,听说他在“夜色经济”上大做文章,动作不小。消息传来挺为他担心。低迷的经济之下,又是疫情肆虐之时,尤其在北方城市,“夜色经济”能有好出路吗?试营业那天相邀而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百人座席的店面,竟然人满为患,门口外面还站着一大群等着“翻台”的俊男靓女。

2021年元旦是正式营业之时,尽管之前的试营业,已经尝到了甜头,每天的营业额早已超过预期,人气一天比一天旺。但老板还是喜欢2021年。“牛年牛气”,充满期望。感谢政府的政策支持,感谢年轻人买账,更要感谢国家强大的“表现力”,让国人、让世界看到了生机、活力和美好。相信2021年,一定会重新“牛”起来。伴随着刺耳的音乐,老板挥着手大声对我说,那神色、动作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五十岁的人。是啊,看到了璀璨的明天,心里充满了希望,年龄算什么?心始终年轻一切都会灿烂。

新年的第二天,远在郊区的老同事发来微信,说他们有个文学社,经常组织一些退休又爱好文学的人,切磋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充实晚年精神生活,问我有没有兴趣。其实我早就关注老同事所说的文学社,也看到他们在一些自媒体上发表的有真情实感的诗作、散文。老同事说,一场疫情,大家感觉到“抱团”面对人生,是精神提升的更高境界,会让退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新的一年正是扬帆起航时,期望更多人入列。

逆境之中有一副好心态,是何等的难得。与这样一群“老骥伏枥”之人为伍,2021年还会寂寞冷清吗?

2020年,最后的落日之辉,映照在人们有些不甘情愿的心头。这一年,人们走得太艰难,太憋屈,但也迎来了曙光。疫苗将免费注射,这是全民最大的福利,是社会优越的最现实表现,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比健康更重要的?股市全面翻红,尽管定格在最后一天,但这预示着“牛年牛市”的萌芽已初现,给人带来无限想象。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经济复苏带来的喜悦更能让人欢欣和振奋?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诞辰。相信会越来越好,无论是疫情,还是方方面面都会有重大的转机。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政党能走过百年征程实属不易,而她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一定会愈加强大和幸福。

我说李泽厚□江耀进

无需我饶舌,李泽厚先生应该是当代最值得尊敬的学人。而且,作为上世纪80年代“青年精神导师”,当之无愧!可以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青年学子,后来成为著名或知名人文社科学人,或多或少都有他的“影响因子”。

在我的个人阅读中,唯有李零、王蒙、余英时和李泽厚,是我的最爱。李零先生学识渊博,思想犀利,文字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王蒙的作品则荤素搭配,雅俗杂陈,潇洒酣畅,汪洋恣肆,简直是语言的狂欢;余英时的著作在学术与思想之间纵横捭阖,穿越时空,探幽洞微;而李泽厚的著作贴近历史和现实,直抵思想,创见迭出,文字通达有力!

我觉得李泽厚最大的贡献,是开一代风气。“西体中用”“主体性实践”“启蒙和救亡的双重变奏”“巫史传统”“情本体”“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乐感文化”“实用理性”“积淀”等一批哲学美学概念新见,掀起了上世纪80年代哲学热、美学热,乃至文化热,功不可没。还有,他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3本大作,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李泽厚先生在学术上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功,与他的才情和个性密切相关。我一直认为,评价李先生的成就和影响时,人们忽视了他的才情和文字表达。为何他的学术著作能直抵人心,让你脑洞大开?除创见外,文字通达、流畅、精练,并富有韵律,不可不察。

这使我想到,当下相当多的学人,虽然学问不错,也常有创见和成果,但在才情和文字表达上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如何表述,如何抓住读者,这是当下学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后,李泽厚先生长住美国“客座”,但他一直没有停止思考。他提出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其顺序是: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社会正义——政治民主;他与刘再复先生“告别革命”的对谈也引发关注。尤其是“告别革命”,在国内引起争议,不少媒体大加“讨伐”。所幸,之后并未影响他在国内发表文章和出版著作(包括大量旧作重印),当然,有的文章作了技术处理。

李泽厚先生不讳言他的哲学“底牌”。他说,他是孔子+康德+马克思。李先生是非常勤奋的人,多读多思,刘再复先生说他“九分阅读,一分写作”。因此他的学术著作大都是提纲挈领式的,少有引文注释。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曾收录了他的文章。李泽厚先生是第一位被收录文章的中国学人。

也许李泽厚先生就是一块傲然屹立的巨石,不推倒他,后来学人总被他巨大的阴影压得难以喘气。于是,新世纪以来,国内学人“pass李泽厚”之声不绝如缕,其中包括他的亲炙弟子。我想,也很正常。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竟说胡适的思想“浅薄”,可能他太偏爱鲁迅了。

突然想起,李泽厚先生今年恰好90高龄。时光荏苒,现在回想起激荡的上世纪80年代,让人唏嘘感慨,又让人无奈!

总之,李泽厚先生是中国哲学界、美学界一道必须跨过去,但也不是那么轻易跨越的门槛!

新闻推荐

特斯拉撞上比特币 优质赛道上等待新风口

(紧接1版)总投资50亿欧元,其中10亿欧元将用于延长电动汽车购买激励措施至2025年;英国政府计划投资28亿英镑,用于新能源汽车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