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纵横扎根成都创新创业10年时间:“脱颖而出,和成都的创新环境密不可分”
成都纵横办公区内展示着公司研发的各类无人机系列产品
成都率先将新经济定位城市发展战略,最早系统提出新经济“六大形态”“七大场景”,最早在全产业链布局。三年来,成都勇当“弄潮儿”,抢滩新经济,成为众所周知的“机会之城”。与此同时,在成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潜心钻研不同场景下硬核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在1月26日的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上,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斌给大家描绘了这样一幅未来场景:无人机现在热度很高,可以给女朋友送戒指,可以给上班族送快递,可以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将来还可以作为我们的交通工具。
纵横股份于2015年进军无人机整机市场,当年,成都纵横在成都研发出第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并将其推向市场,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这一新类别纳入了工业无人机的范畴,也促进了成都在工业无人机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2020年4月17日,公司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了上市申请书,并于2021年1月13日获得证监会科创板上市注册。
我们的创业梦想从成都飞向了世界
“做无人机以来的五年里,我们最大的心得就是打破常规。”任斌说,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驱动的无人机企业,要让创新成为一场全生命周期的马拉松,明确方向,全力以赴。
纵横大鹏CW系列无人机,CW是它的英文缩写,全称为Change World(改变世界)。任斌说道:“曾经有海外客户问我,CW是什么意思?Is it China Wing(是不是中国之翼)?我当时非常感动又非常自豪,因为他们能将我们的无人机与祖国联系到一起,说明我们的创业梦想从成都飞向了世界。”
当然,仅仅是梦想飞向世界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行动和结果。2015年第一款纵横大鹏无人机问世之后,成都纵横不断深入挖掘无人机行业的应用场景,基本上每年都有新的无人机、载荷以及软件应用推向市场,产品在测绘与地理信息、巡检、安防监控、应急等领域持续深入;同时,也在积极推动轻小型无人机在防务市场的应用。
现在,大鹏无人机产品遍布全球,在测绘、电力、监控、环保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很多行业的基础工具。2020年3月底,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在成都天府新区投入建设,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公司工业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成都纵横和中国移动成研院成立联合研发小组,开启了“智慧空管”应用示范试验项目。“这是我们开启的又一个全新研究领域。”任斌说,所有无人机的飞行都离不开空域。随着无人机的大规模投用,对现有的空管体系提出了挑战。如何实现对空域的精细化管理和自动化、智能化的空中管制,将是无人机大规模应用的一大创新突破。“智慧空管”项目,也是新兴科技赋能无人机产业的有力例证。基于AI和5G技术的无人机智慧空管技术,也将在未来为无人机空地管控体系提供战略基础。
将有更多企业在成都成长为一流企业
“无人机是战略新兴产业,成都纵横能够脱颖而出,不仅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团队的不懈奋斗,更和成都的创新环境密不可分。”在任斌看来,成都纵横扎根成都、创新创业的10年时间,享受到了源源不断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城市发展红利。他介绍道,四川省是航空工业大省,有翼龙、翔龙等全球知名的大型军用无人机系统。同时,成都在电子信息领域具备完整的产业体系。得益于“航空+电子信息”的产业基础,成都的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具备高点起步、快速发展的条件。
2016年,随着发展的加速,公司开始面临供应链、场地、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挑战。任斌回忆道,“我亲历了总部入园、制造基地投资、上市帮扶、智慧空管等科技部重大项目的牵头投资和建设,成都各级政府都给予了一站式精准配置。”同时,成都的城市吸引力众所周知,这里活力、开放的文化土壤,充分吸引了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人才。成都纵横抓住机遇,招贤纳士,迅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近600人的团队,形成了公司人才的内核优势。
“前不久,公司王利光博士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的殊荣,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在成都落地生根,参与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优势企业,在成都成长为面向全球的一流企业。”任斌充满信心地说。
全球连线
在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上,成都与全球连线,将一封封邀请函送往了世界各地。国内外150个分会场在线上共同参会的同时,也纷纷收到了来自成都的邀请,以及成都释放的新机遇。邀请函中,有着来自成都最真挚的一句话:“成都,因你更新!”
我们期待充分发挥上海交通大学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并和成都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更多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
成都是一个非常棒的城市,可以给很多人提供商务的机会和平台,包括一些年轻人创业的机会。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它能给大家提供一个非常美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意大利商会董事张卢卡
对于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成都而言,新经济已成为成都经济发展最不可忽视的动力之一。我相信在新的一年,成都将牢牢把握住新经济营城的良好城市生态,开启欣欣向荣的城市美好生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
这次大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进一步了解成都的发展新机、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我们希望能更好地融入成都,寻求更多的中韩合作机会。
——韩国贸易协会成都代表处部长金姬英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也推动了很多创新合作项目,例如在新川科技园的新加坡创新中心。在良好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与成都探讨更多在新经济领域的合作。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华西区副司长吴俐琳
本报记者 程怡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经营业绩不稳定 扩产项目建设周期长东瑞股份 二度“奔 A”胜算多大?
■公司分析1月28日,生猪养殖企业——东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瑞股份)将接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