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今日股票> 正文

万亿美元驱动 车企要上天

未来汽车Daily 2021-01-28 08:28

地面上的竞争似乎已无法满足众车企的奇思妙想,有人开始在“天上”寻找想象空间。2021-01-28 08:24· 未来汽车Daily 苏鹏

车企的飞天梦似乎更接近现实了。

近日,吉利发布消息称,美国东部时间1月15日,吉利科技集团旗下太力飞车Transition(TF-1)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颁发的适航证书。这意味着陆空两用飞车在空中出行领域获得了合法性和正当性。

地面上的竞争似乎已无法满足众车企的奇思妙想,有人开始在“天上”寻找想象空间。

在2021北美消费电子展(CES 2021)上,通用汽车推出了一款飞行版凯迪拉克: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

据通用官方介绍,这款飞行汽车可容纳一名乘客,能垂直起飞与降落,在屋顶与其他城市目的地之间以大约56英里的时速行驶,并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汽车公司设计总监迈克·西姆科 (Mike Simcoe)表示:“垂直起降是通用汽车实现多式联运未来愿景的关键。”

随着飞行汽车发布,1月15日通用股价大涨超过6%,总市值接近700亿美元,创近十年来最高纪录。

通用并不是唯一一个渴望“上天”的车企,飞行汽车这条赛道已经挤满了重磅玩家。保时捷、劳斯莱斯、丰田、吉利、长城和小鹏等车企都已冲出了起跑线。

中信证券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研发飞行汽车的企业数量已超过160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及欧洲地区,目前大部分处于飞行测试阶段,少量实现了交付。

1

万亿美元将涌入?

众车企筹谋“上天”,是因为城市空中出行的前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美国无人飞行器安全性测试公司Deseret UAS董事会主席肖恩·米尔恩认为,城市空中交通将引发整个出行领域的革命,在减少交通拥堵、刺激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等方面拥有巨大潜能。最终,飞行汽车将转变为一种成本效益高、时间效率高的中短途旅行方式。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到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亿美元;2040年,其市场规模可达到1.5万亿美元。中国将成为最大单一市场,规模将攀升至4300亿美元。

受到万亿美元的“感召”,车企们已经行动起来。

在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看来,现阶段车企研发飞行汽车的目的是抢到未来空中出行领域竞争的一张门票。“科技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没想到特斯拉能借助新能源汽车的红利市值一飞冲天。吉利内部谨慎评估了飞行汽车的前景才决定布局,毕竟没有一家车企甘心在下一场战役中被颠覆。”

“尝试新项目可能成不了苹果,但不尝试的话,极大可能会成为诺基亚。”上述人士表示。

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也在此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小鹏汽车将在2021年底推出飞行汽车,并开放试乘试驾,小鹏飞行汽车的售价或与豪华车相仿。

“何小鹏非常重视飞行汽车领域,更早些时候,赵德力(现任小鹏汇天创始人兼CEO)的飞行汽车项目并没有人为其投资,是何小鹏发现了赵德力,两人联合促成了飞行汽车项目。”一位接近何小鹏的人士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透露。

2

商业化落地阻碍重重

理想很美好,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飞行汽车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商业化落地”。

2019年10月,欧洲汽车新闻网报道,奥迪已经暂停空中出租车Pop.Up的研发工作,后续工作由合作伙伴 Italdesign公司和空客继续负责。不过,奥迪声明其仍在“考虑城市飞行移动出行服务的发展方向,未做出最终决定”。

令奥迪犹豫的,或许是资金问题。“电动化转型已经几乎将车企的家底掏空,再加上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行情不好,飞行汽车项目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很可能被搁置。”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电动化转型是车企近期的主要目标,在庞大的资金支出前提下,没有哪家车企会丢掉电动化转型转而发力飞行汽车。

在车企们并不熟悉的飞行汽车领域,它们需要投入的资金数目或许会更多。

根据美国投资者网站PitchBook的数据,全球大大小小的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已向100多家空中汽车初创公司投入了至少23亿美元,项目包括无人机和电动飞行出租车。

此外,研发飞行汽车的技术难度或许更大。

一位设计制造飞机仪表盘的人士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飞行汽车虽然是汽车,但它的运行原理和飞机一样,由电脑主要控制飞机,人为辅助驾驶。同时飞行汽车对动力、安全的要求更高,这些都需要车企去攻克。”

与此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人类从10米高空掉落会造成残疾,15米以上就会导致死亡。在飞行过程中,风向、气压和垂直高度等因素都要考虑。政府也需要完善相关法规。”上述飞机仪表盘工作人员表示。

在该工作人员看来,紧急救援、商务飞行或许会率先拥抱飞行汽车,“毕竟飞行汽车切实解决了人们出行的痛点”。

新闻推荐

企业核酸检测试剂低至8.88元 第三方医检还能热多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IVD(体外诊断)、ICL(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市场需求随之水涨船高,IVD、ICL企业业绩也持续走高,并成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