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今日股票> 正文

信阳毛尖20年改名4次 央媒:改名不是公司治理的灵丹妙药

央视财经 2021-03-24 20:37

央视财经微信公号2月18日消息,近期,证券市场上的绩优股受到资金青睐,贵州茅台股价连创新高带动白酒上市公司的整体股价集体飙升,令人艳羡。有这么一家港股的上市公司不光是羡慕,还有实际的动作。前两天,港股上市公司信阳毛尖发布公告,董事会建议把“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的中文名称改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一出股价连续上涨,涨幅超过40%,并迎来了一波市场炒作。

“信阳毛尖”即未来的“国龙茅台”2001年在港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煤化工。算上这回,20年来已经改名四次。最近的一次改名是2018年,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这个顶着中国名茶旗号的上市公司,茶叶并非公司主营业务。改名后非但没有实现盈利增长,业绩反而不断下滑。公司股价多年来在0.5港元以下徘徊,沦为港股市场上的“仙股”。如今这家公司花8千万港元买下一家白酒销售公司,借此改名贴上“茅台”二字,其“良苦用意”路人也都看得明明白白。

改个好名称,未必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好名声,更不能保证好的公司业绩和收益。高科技概念火爆的1999年,深锦兴更名为亿安科技;云计算热络的2014年,湘鄂情改名中科云网;互联网金融P2P站上风口的2015年,多伦股份改名匹凸匹。跟风蹭热度式的改名也许带来短暂股价拉升,但喧嚣之后公司业务大多没有实质改变,经营业绩一地鸡毛,最终被投资者抛弃。

上市公司改名成本很低,还能瞬间傍上热点,拉抬股价,很容易成为一些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良方”。改名终究不是改善和提高现代公司治理的关键,扎实做好做优公司主业,让良好的品牌形象扎根在投资者心中,才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正道。

(原题为《央视财经热评丨改名不是公司治理的“灵丹妙药”》)(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炒作 ST,脱离基本面是危险的选择

应退不退、拿“重组”说事,这正是ST炒作之风为什么总是能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根源所在。在缺乏自身造血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