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消费VC/PE在看什么?
社区这个仗没有打完,高品质又便捷性的趋势下面,创新不断涌现,新的业态不断涌现机会。2021-03-24 14:36· 投资界
冬逝春来,中国股权投资的开年聚会正式登场。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趋势,创投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又将缔造怎样的商业传奇?3月19日,由清科、投资界主办的“2021投资界百人论坛”在三亚举行,我们与行业头部力量一起解读不一样的2021,聆听浪潮新声。
会上,CMC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弦、天图投资CEO、创始合伙人冯卫东、啟赋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傅哲宽、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围绕“新消费时代,跟焦虑SayByebye”主题展开对话,星陀资本管理创始合伙人刘泽辉担任本场主持。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这些年,他们投出了哪些消费品牌?
刘泽辉:大家好!非常高兴和荣幸能够做本次专场的主持人,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国投资行业里面年轻的老朋友,每个人在消费赛道战绩也都不错。今天的题目特别有意思——跟焦虑说拜拜。今天这个时代大家很焦虑。解决焦虑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生病去吃药,另一个就是消费可以让人开心。一个做医疗的合伙人曾跟我聊天说:你们做消费特别有意思,天天吃喝玩乐很快乐,不像我们研究的都是生病。今天这一小时的讨论相信会非常欢乐,相信可以给大家带来非常多的精彩观点。
首先按照惯例,我想请在座的各位用简短的时间介绍一下自己跟机构,特别是消费当中大家做了什么经典案例。
傅哲宽:大家好,原来的深圳启赋资本现在是海南启赋资本,因为迁到了三亚,我们也算是三亚本地的机构了。启赋资本是一家投早期的投资机构,我们主要投资的行业是TMT跟新材料。我们其实从创业开始就做了一些在新消费领域的投资布局,所以我们在跟个人和家庭相关的消费品,和一些新零售包括教育健康这些领域做了一些投资布局。
冯卫东:大家好!我是天图投资冯卫东,天图投资一直扎根消费赛道,新的人群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这些行业,大食品、大家居、医疗服务、教育、零售是我们五大重点领域。我们开始关注一些科技消费品,但还在尝试阶段,传统消费是我们比较擅长的,像周黑鸭、百果园等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消费品牌。
我自己主要研究品牌定位这一块,所以对于天图投资自己的品牌,我们也是用同一个理论来打造。我们的产品线从天使、VC、PE到并购已经相对成型,主要在食品领域获得两家控制权,一个蒙天乳业,还有一个全球品牌在华业务优诺酸奶,我们在各个阶段都有覆盖,且继续深挖消费品。
陈弦:我是来自CMC资本的前身是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曾是做文化娱乐行业起家的,这与我们创始人董事长背景有关,基金成立至今已有超过十年的历史,目前正在积极布局消费领域。我们行业布局是从传统媒体到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然后到新消费直至最近延伸至科技领域这样的一个发展路径。很多赛道包括线上的媒体,像快手、B站、网易云音乐等等我们都做了投资;在线教育和电商领域也投了不少项目,,在品牌以及在渠道餐饮行业也做了一些布局,投资了一家高端精品咖啡品牌,最近即将完成一家原浆啤酒品牌的投资。所以我们在消费赛道里面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布局,多为美元投资,且以中后期为主,当然也在积极布局人民币的项目投资。
季薇:华映资本是从数字起家,前五年我们基本上还是数字内容、互联网领域多一些。最近几年大家认知多的是消费,其中我们还有一些科技。从消费赛道来说,我们在食品饮料餐饮一类吃的赛道里面投得比较多一点,还有一些酒类的,都是比较早期切入为主,服装、洗护类、小家电类等等都有一些覆盖。消费是比较热的,但是今天也有很多人向美元基金所投资的品牌泼了很多冷水,咱们可以探讨下,品牌赛道领域有没有机会。
科技方面,最近我们也是看了一些智能制造、智能运维等项目。
吴世春:大家好,梅花创投的吴世春,我们投的比较杂,基本上没有不投的,消费也投了一些比较早期的。我们觉得这几年所说的人口红利消退,人气红利起来,使得很多国货的机会很大,我们这几年加大了一些早期消费品的投资。
我们觉得未来五年还有很多机会,还有一个就是可能国货品牌还可以出海做的DTC出海,我们还有很多的投资,所以希望跟大家多多合作。
徐诗:很荣幸今天来这里跟大家交流,山行资本成立五年多,我们找寻技术驱动产业结构性变革的机会,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Founder"sFUND,山行就是在创业,在做产品保持初心。
山行主要布局新消费和新技术,在出行、教育、保险赛道都有投资。代表案例有悦刻电子烟、火花思维、猿辅导,目前保险健康也有具体的探索,等一下大家再一起分享,因为我们早期成长期这个投资阶段也是相对比较灵活的。谢谢!
刘泽辉:星陀资本是2018年成立,我自己算是一个投资老兵,从2006年开始一直在做投资,2006年开始做消费一路走来,投资了B站、同程、神州优车。2018年创立星陀以来我们自己比较看好消费赛道,那会感觉市场上没有太多的人关注消费,我们根据三大消费刚需爱美、怕死、孤独,主导投资了4iLOOK、好麦多、花印、懒熊火锅等龙头企业。
现在,消费品牌估值一年涨20倍
刘泽辉:刚才听到了每位都是声名显赫,消费是一个传统的话题,并不是今天才有,人类社会开始就有了消费,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我自己2006年到现在参与了将近20年的时间,包括2000年开始消费不断变化,那会投行就说新消费包括渠道为王,跟今天大家关注点和所看到的一些方向其实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但是确实我们今天谈过去的三五年,或者再往未来去看,将出现一批世界级的消费品牌跟公司,这个是我们在座各位或者市场上大家非常看好消费赛道根本的原因。
消费变化背后其实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模式,所以我也想问一下吴世春,吴世春可能从天使这个里面投项目最早期阶段,从你的角度你也是老兵了,自己也创业,自己也做了这么多年的投资,你怎么看消费赛道新模式的现状,或者从你的项目能不能做一些评判?
吴世春:这几年新的品牌起来明显抓住了几个红利,一个是人心的红利,Z世代年轻人对于新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有些可以很快从洋品牌中杀出来。这一代人可以做出高颜值设计感的产品,小牛电动一拿出来可以得到全世界所有设计大奖,这个审美水平可以征服欧洲美国的这种消费人群。还有一个就是新媒体红利,像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这样算法推进的崛起,使得这种新品牌相比老品牌更有优势。所以,如果作为一个好的品牌创业者能够抓住这样几个红利期可以快速把一个品牌结合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做出一个爆发性增长,指数性增长的这种品牌体量。
我们看到了估值,可能一年涨20倍的,我们去年至少有三个品牌是估值一年涨20倍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很夸张的,像当年移动互联网早期指数级增长,这个就是出现的新品牌才可以。我们还会继续挖掘这样的一个品类机会,挖掘这样能够做出来头部品类的创业者,这种比较全面综合能力比较强的、没有明显短板的,但是又有很强的长板创业者。
刘泽辉:他总结一个流量的红利、审美的红利,还有消费人才团队的红利,这个是所有项目都有的。我想问一下吴总,你们最早做媒体内容的传媒特点,逐步是在消费当中做得非常好,包括这两年投资了自嗨锅,你们也谈到了媒体流量,这在品牌成长过程当中如何建立?
季薇:这几年间,随着抖音直播还有媒体的成长,消费内容品类愈发丰富,以前消费品牌做出来主要是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媒介的投放和渠道布局上面的优势。一旦这种优势形成了,这个格局基础设施肯定有变化的基础。刚才吴世春总结得很好,总结来总结去都是在人、货、场上面。我们自己的感受是人上面,年轻一代包括圈层文化等人上面的变化,以及能够触达他们的媒介变化,媒介跟渠道的变化丰富性就是场上面的变化,当然大的就是数字化,落到这个上面就是媒介渠道的变化。
人跟媒介渠道的变化是我们合起来的,本来媒介变化对于这些圈层的人的影响最大,所以我们认为品牌出来的机会有合理性跟必然性;货的变化就是高效完整,消费品的供应链是这样的,又高效又完整可以解决基础的制造、整体的高效衔接以及物流,这必然伴随着新品牌的产生。
消费其实门槛很高,真正的消费品牌成立需要很长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对人性、对需求的洞察能够有早一步的认知。因为做内容往往要早一步认知,特别是这一波新消费品牌出来第一投放的效率,投放效率高一点可以有认知程度,第二波可能供应链渠道上面花更多的力气,第三波产品要迭代更新花很多钱在上面,即便上市了,公司品牌可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我们看到的变量或者哪些是创新的模式真的很多,但是有些老早就有了,李子柒伴随着一路质疑起来的品牌,老早来说这种并不少见,李子柒利用这样的一个短视频新型渠道起来的。
还有像餐饮这样的一个古老行业,我们为什么还要投?也是看到餐饮以外数字化做得非常好,另外在供应链端比如海底捞。总之,这个里面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变量,我们其实关注的更多是红利,变量才是机会所在。
刘泽辉:确实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流量也好,媒体传播方式跟以前来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还是要关注基础的打法。我曾经看过一个讲述广告传媒的纪录片,当时讲联合利华最早创立的时候,那时候想制造一款香皂,那个时候英国所有的香皂便宜没有包装,新产品推广需要花非常多的钱刷墙广告,伦敦各处刷墙,并且把包装做得很漂亮,这给我的一个启示:广告宣传、推广品牌非常不一样,我们今天的小红书、抖音,前几年我们可能叫CCTV、湖南电广,载体渠道不一样了,但是这个里面思想跟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冯老师在投资圈被称之为老师,确实有实战思想而且非常好品牌理论。我想问一下冯老师,您做了这么多年的消费投资,这些年的变化当中有什么一些新的趋势?
冯卫东:这个问题比较大,我们的趋势特点,民间有两个极端,一个惟有变化不变,还有一个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两种矛盾怎么样来整合它。其实我想说的是,在抽象上面去看,消费背后人的精神需求是相当稳定的,但是我们不断改善它,所谓的消费升级,一个方面是购买力的变化,另外一方面是技术赋能催生了非常多的新的消费品类、新的消费品牌。
我们的渠道和媒介也是因为技术的变化、代际的迁移而天翻地覆,实际上如果要抽象地看成跟顾客价值交换触达的手段、沟通的手段,这个结构其实确实是恒定不变的。
第一代互联网,我们很大的互联网运营都是搜索引擎优化,那个时候好像流量非常集中,电商的平台也是非常集中的,但是现在已经是百花齐放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还有微商等等各种渠道。现在两微一抖还有小红书,我们看得到渠道媒介的变迁,很多品牌可能不能从这种稳定的结构来看变迁当中隐含的红利,这个新品牌有巨大的机会,我们也有一个80后组成的VC部门捕捉这些变化。
这个里面刚才也提到了审美的红利这些东西,我说审美的红利都是我们80、90后去捕捉的,我这样的70后主要抓的效率红利,我们还是有通过专业化分工,更好地组合已有的分工模块产生巨大的效率红利,这个也是能够长成大家伙的,但是审美的红利变化非常快,我们(70后)不太能搞懂。
在座有投POPMART的傅总,我到现在还是看不太懂,我们VC也有投气味图书馆的,成长很快我也看不懂,我们内部基本上按照年龄分成了不同的部门。背后每一种趋势都有源源不断新的机会,就是要去组合背后的创新模块。
过去我们投资的项目,十几年才几十家店,我们现在投下去的可能五年时间做到500家店,因为背后专业化分工已经很完善了,其实在重组这些分工模块可以成长非常快,可以看到现在投资机会成长非常快。
为什么泡泡玛特能够崛起?
刘泽辉:傅总很早投POPMART非常精准,能不能分享一下?我们其实17年15年时候也接触过,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投,你们持续加仓能不能分享一下,你们当时到现在怎么样去理解?
傅哲宽:我们当时投POPMART天使的时候,认为这是新消费的机会,觉得当时POPMART其实它真的是一个潮玩小众的市场,随着90后的崛起,这些人慢慢走向了工作岗位之后,有了自己的收入以后,应该会买自己喜欢的产品。
当时看日本那个年代二次元产业的发展,我觉得中国90、95自我消费能力上来之后,应该有一些新的消费业起来,我们当时投了POPMART,持续追了他们。
其实它前期都是比较僵的,18年真正的起来,大家看到它的消费者崛起没有消费能力,为什么这几年快速起来,就是因为它的消费群体已经有消费能力了,所以这个起来了。
总体来说,我们在这种新兴人群崛起的情况之下,可以产生一些消费机会,看得是比较多一些。尤其是在二次元领域里面,我们除了投POPMART以外,我们还有一个涨的比较好的,因为现在也是中国比较大的漫画创作平台,叫触漫,它就是做00后的生意,平台上面超过五千万的用户都是00后,我相信它现在的收入比较少,但是随着00后走出社会有了自己收入水平以后,我觉得这个平台未来赚钱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同时我们投了一些二次元的游戏娱乐等等,这些都是围绕着新兴人群的崛起来布局了一些新的赛道,我们在家庭消费领域,还有一些刚需性的消费领域教育跟医疗,尤其在教育领域我们投的跟谁学应该也是在2014年做的天使,那个时候去看在线教育的时候行业渗透率非常低的,到现在发展非常快,可能也跟疫情有关系,因为疫情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总体来说,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舍得花钱、肯花钱的这种刚性需求,也造出来在线教育今天的成就。
另外,我们在这种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在中国的消费升级里面做一些部署,我们有一家公司也是一个进口的电商平台,海外供应链都是自己做的,国内消费也是自己做的,主要做中国家庭或者中国个人精致生活的,以进口啤酒雪茄等等后来发展很快。总体来说,还是围绕着一些随着我们的新兴人群,随着我们中国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些新的消费业态。
刘泽辉:POPMART在2013、2014年时,消费主流人群还在成长,特别像我们投B站的时候,2016、2017年是二次元非常核心人群的年度话题,虽然我也不是二次元的人群,但试图去理解,就像我们很早说天涯在线是70后的吐槽社区,B站就是80后的社区,现在已经到了00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POPMART人群,今天发展一定跟主流人群一样的。这样一个新的人群,包括我们发现很多男生也开始用彩妆、面膜一样的,试图去理解,十年之后可能跟傅老师我们看一些银发经济。
刚才谈到了科技方面做了一些积极尝试,我们的消费除了品牌IP文化力量之外,科技也很重要,陈总能不能从这个角度,你们去投科技,或者科技消费模式里面在消费者有没有一些融合的机会?
陈弦:这个有很多可以讲,比如说大家讲到的社交媒体推广,这个媒体群算是架构在一个科技底层还有科技平台之上的公司。另外,像怪兽充电这样的科技公司,里面有很多云,确保充电宝是实时在线、智能可追踪的,保持财产安全,使得很短时间内铺到几十万个,这样的高效可以获取到到一个高速成长的收入,也算科技跟消费的结合。
最近我们投了无人驾驶企业,这个算可看作是我们在科技出行也算是科技与消费结合领域里的一个探索,项目在广州落地,解决了真正商业化的问题,以后L4、L5将接近真正的无人驾驶体验,完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最近企业已和宇通达成合作,让没有方向盘的小客车通过无人驾驶的技术在很多地方真正地跑起来了,我感觉未来消费是循序渐进的。
刘泽辉:徐诗你自己做互联网产品很多年,后来又做投资,包括投了教育公司火花思维,你怎么定义新消费人群的判断逻辑。
徐诗:山行在投资领域还是处于早期学习阶段的状态,目前不拼速度、资金体量,而是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思考,我们存在价值意义是什么。
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们看到机会,看到了生产关系跟生产要素发生的一些变革,这些都已经讲得很完整了,不管渠道的变迁,工业数字化的赋能,包括代际迁移还有很多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我们选择品类赛道的时候,会思考我们看到了什么不同,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一些结构性的变化,或者说从第一性原理来说,这个角度赛道品类能不能去投资。
我们再去看在线教育机会非常早期,85、90后的家长都会选择,因为在整个互联网生态各种基础设施服务的升级情况下,大家都在说怎样让自己有更便捷更好的消费体验。
另外,供应链这一侧,未来十年还是比较激动人心的,我们看到很多数字化重塑机会,中国作为一个第二第三梯队做制造业起家的国家,在未来世界上面扮演什么角色,沿着这个方向,我们在服装供应链变革上面和2C领域做了一些布局。
在一个几万亿的赛道里面,中国产业出现什么机会,这个可能是投资上面的一些思考。我们永远想的是可以看到不同,诸位已经做的非常优秀了,所以我们有自己站在产业的视角,还有站在产品上的创新视角,因为我们自己做研发出身的,想看看我们能不能有不一样的挖掘发现,然后持续的深耕。
当然,消费行业非常丰富充满乐趣,也有很多可以满足人们好奇心的、有意思的赛道,所以期待在未来跟各位多一点合作。
他们分享了消费投资的秘笈
刘泽辉:消费是一个老话题,但是每三五年都会有一个新的机会,现在看是风起云涌,这个里面比较有意思,消费每天有新故事新生活,我们现在做尽调特别开心的事就是每天有一堆新的好吃、好玩的。再谈微观一点,你们早期投得效果非常好,从你们过去投得成果失败的案例里面再看消费,是不是跟其他类型项目不太一样,比如说你们看的项目当中,有没有核心项目当中选择模型模式,有没有什么秘籍分享一下?
吴世春:我们主要四个字,人事合一。人跟事情必须匹配,离开人谈这个事,还有离开事情谈这个人,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创业者会不会做消费,我们会看他的朋友圈,还有他平常的审美包括对于新媒体的理解,自己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认识,然后有没有找到标杆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能够对标一个更高的水准。
比如像小牛电动,它出来的设计感给人耳目一新,跟原有的品质完全不一样,然后可以找到最好的供应链,整个货架技术和一些最新的材料技术融合到自己的产品里面来。
专业角度来讲,就看认知、心力、格局、心态这几个方面,看看他对于行业的认知,还有自己的认知,还有智能的认知,还有对于做这个事情的困难的充分理解,是不是充分强大地干这个事,舍得不舍得分钱。归根到底,还是你的人有没有那种作为一个大企业家的格局。
刘泽辉:首先人和事需要匹配,创始人自己得有审美,如果你去办公室看看他的风格,以及创始人自己喜不喜欢这个事,否则很难做出一个调调来。季总,我看你们投了一些新的科技消费公司,包括微盟,现在很多消费品牌,以前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现在好东西也得需要好的宣传方法。你们看成功项目当中,他们的一些手段模式上面有没有一些特点?
季薇:我们大消费里面主要是产品服务平台,现在跨境领域大家看得比较多,我们挖掘一些跨境服务里面的头部企业,像码帮等等,整个赛道的红利,还有所服务的机会多起来了。
确实微盟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机会可以看到赛道里面,对于中小企业进行服务以及让数字化的打造可以抓一些好的标的和很好的筛选依据,因为电商、餐饮、教育这些头部的项目可能还是有机会服务,这些在数字化改造还有触达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公司,我们跟他们有一个合作的基金,希望用这个基金可以看到早一点筛选到好项目。
我个人感觉,如果消费品公司可以出来几个变量因子,几个成为门槛的东西至少可以抓一些,抓人群特别厉害,数字化的改造你们几个对于媒介触达特别敏感效益特别高,你在供应链的组织上面非常高效,一般创始人出来总会在这样几个上面独门秘籍,还有特别厉害的地方。
其实说到底,就是某一点达到效率高一点,当然这个后面路子很长,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持续学习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当然希望筛选特别大的赛道,然后有一定的成长性,或者一个新兴赛道大家很快成长性。对于企业来说,我们也是希望它对客户有长期价值,获取成本、复购率这个前期价值来说还是正的,有待于进一步的细分跟进一步的观察。所以确实我觉得行业刚刚开始。
新消费上市的公司不太多,比较大规模的消费品牌和企业想要真正要走出来,可能还要两三年、三五年之后。
刘泽辉: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可能需要某一点或者几个点有一些过人之处,否则很难渡过最困难的时间。陈总,你们投了完美日记,最近完美日记披露了年报,大家也比较关注,我觉得完美日记是比较牛的公司,短短几年时间从零做到这个规模,无论怎么样还是比较不容易的事情。我认为任何一家公司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些内在逻辑的东西,作为投资人能不能结合这个案例,在项目当中带来流量的红利,你觉得他们哪些方面确实做得不错?
陈弦:我们最近了解的情况不太多,但我可以分享几点。因为我们是在中后期阶段参与的投资,而非早期。我觉得在早期的时候需要更多洞察判断预测能力,而我们主要看中后期项目,更多是要理解为什么公司在这个时点成长起来,以及在我们看的这个时间点,为什么企业能做出比较漂亮的业绩,这里有宏观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再往前有些赛道是不是实际存在的;这个模式是不是真的持续有竞争力差异化的;一些团队是不是可以发展出五倍、十倍的公司价值,基本上看这样三个层面。
完美日记是我们在2019年6月份进入投资的,后来连续投了几轮,当时看到的是在线上,在国货美妆这个品类只有这一个品牌,在天猫销售占比很高,在天猫做各种营销,小红书玩得很好,团队也非常有经验,无论产品还是电商运营渠道端能力都很完整。再一个就是,美妆大的人群在不断拓展,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还有在市场下沉时期,以极致性价比快返的模式,把高质量价格合理的产品持续不断给到消费者,让消费者获得实惠这个价值是长期成立的,我们感觉做这门生意大的逻辑是在的。
企业自身模式我们感觉是端到端的,当然这个是时间的结果。比如说最开始靠一个工厂来做,后来一定用产量锁定产能,甚至自建产能可以促成研发加快,前端数据驱动的运营可以得到及时反馈。企业全渠道营销能力很强,他们是第一批做小红书还有B站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的,持续不断发现最好的营销手段这个能力其实是在持续不断地加强。
企业的线下店也在拓展,所有这些能力构建起一个更大的平台,理论上面可以做多品类多品牌。我们感觉这个事情本身还是具备先发优势的,团队来讲,我们投资后复盘中也有过几次槛,我们看到企业还是持续不断地反思迭代,然后迅速成长及纠错,形成一支战斗力跟组织力很强的团队,我们感觉可以搏一下。
刘泽辉:对于公司来讲抓住当时流量红利,最基础的就是产品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快速迭代成长,其实还是对于公司来讲重要的还是综合的解读。
陈弦:最近有很多媒体报道,我们自己也在看这个事情,这里面有内部也有外部的视角,但两者有一个核心区别:你是做平台公司还是品牌公司,如果是做平台类的品牌公司,其实有一个费用投入先行,最后在后端形成收益的逻辑。看单品牌,它应该是中国上市消费品公司第一个披露用户的公司,它会披露用户、用户的留存、用户价值。这需要有很强的能力去收集这些用户数据信息。理论上面分析他的投入产出并不是传统静态的——今天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外部收入多少涨多少,这需要综合太多的结果,而很难简单地去做评判。
消费投资人开始盯上社区生意
刘泽辉:上市公司最后怎么样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可能再需要几年的时间,我们再拭目以待。天图投了很多连锁品牌,从最早的周黑鸭,现在可能有一些新的连锁,有一段时间大家对于线下不是特别喜欢,觉得慢,现在大家发现线下又是一个金矿,您怎么看?从你自己投了很多连锁,包括百果园还有奈雪的茶,效果怎么样?你怎么看消费当中的价值作用?
冯卫东:我们一直没有放弃线下商业。互联网说把线下商业灭了,线下商业为什么会灭呢?人工还有房租成本那么高,线下商业灭了房租基本上降到零了,所以成本一定达到一个平衡,你也不能说不会灭,任何业态还要看需求的变迁。我们所说的趋势,这个趋势背后就是一个慢变量,收入的激增带来大家对于更高品质的追求,以及收入增加还有时间成本的提高带来对便捷性的需要。
我们看到线下商业还有两类业态一直高速发展,一个是社区的零售业,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购物中心吃喝玩乐集中消费的地方,我们在线下基本上也是以这两个场景为主的。
比如说我们投资的奈雪的茶就是购物中心提升消费品质的业态,我们投资的百果园就是社区的也是消费品的业态,都是比较中高端的一个定位,包括周黑鸭也是消费品,过去都是散装的夫妻店一种业态,周黑鸭就是把这个包装化、安全化,冷链等食品工业的技术,让它提升短保食品品质,这些都是趋势性的力量。
我们认为,现在电商高度发达了,新的风口还是社区零售,所谓的社区团购、社区电商,还有就是我们前一段时间官宣的锅圈食汇,满足家庭吃饭的需求。新一代年轻人,他们有高品质的吃饭需求,但是不想外出,然后自己的厨艺不精,必然带来了一个怎么样解决家庭厨房,比如烧烤对厨艺要求比较高,家庭里面没有办法吃烧烤的,锅圈通过技术解决了烧烤的问题。将来这个肯定扩大生意线,最后会跟社区零售长得比较像。
所以社区这个仗没有打完,高品质又便捷性的趋势下面,创新不断涌现,新的业态不断涌现机会。总结下来还是这些背后的持久不变的东西,消费者对于高品质跟便捷性的需求,工业从技术商业模式提高效益,我们把握这些不变的东西。
刘泽辉:时代变了人群也在变化,投资要顺势而为,新人群可能越来越懒、越来越简单,对于产品服务需求,零售来讲便捷是本质,我们从某种观点跟傅老师讲的非常相似,刚才谈到了POPMART,昨天从大型市场过来,在电梯旁边看到了他们的自动售卖机,确实POPMART实现了从线下店到拥有自己的IP到现在的,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的模式,你能不能介绍一下POPMART大概这样的一个结果,包括你们所投的其他项目在全域全渠道全网包括不同的人群需求怎么样满足大家,或者说你们怎么样寻找这样的一个机会?
傅哲宽:其实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做线下,后来慢慢做小型超市,主要一线城市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线城市覆盖有限,他开始用智能终端,一个是店面有限的,但是智能售货机可以铺遍整个城市他认为好的角落,所以后期你看它销售增长比较快的,一块就是在智能终端上铺得相对比较快,当然也是利用消费者盲盒的好奇心态,它可以把这个智能终端的消费业态迅速做起来。
同时,我们还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它的社区其实做的非常好的。社区里面比如说社区运营还有产品开发都是高度结合的,它在线下做盲盒的时候推了一些所谓的经典各种各样的稀缺品种,然后这些品种大家买盲盒,买不到就会多买,多买了之后通过社区给这些消费者一个出口,就是你可以交换、拍卖自己的产品,这样类似于消费的社交通过社群做起来了,它的覆盖效率黏度大幅度提高了,这个也是为什么这两年它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利用智能终端线下社区做的整个消费人群的覆盖运营还有拓展。
未来,消费投资人投什么?
刘泽辉:今天大家很焦虑,我们希望消费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快乐和快感,哪怕喝一杯奶茶大家得到一个瞬间满足,去POPMART买一个小盲盒得到一个短暂快乐。大家在未来时间里面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怎么看,大家简单的说一下自己的计划?
徐诗:我们还是想找大的品类,另外比较看好出海。消费不容易投的,因为你要在规模效益还有在体验上面做大家喜欢的,这个是非常挑战的事,很多消费品走着走着就不行了,这个单一长的赛道,投资人希望可以找到世界级的公司,我们希望找到伟大的创业者跟他探索,中国一定可以长出世界级的消费公司。
吴世春:投消费比较有成就感的,你上班的时候有人骑着小牛,你就觉得是可以通过投资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点,所以我觉得投资的初心就是希望投资可以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生活的幸福感,所以我们会寻找这样一些品类。
季薇:直接一点就是宠物,男士就是护理,还有植物饮品,标准化餐饮食品饮料为重点的等等。
陈弦:还是要投大的赛道可以产生大的公司机会,但反过来讲,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被市场的各种说法、各种真趋势假趋势迷惑。为什么公司会成长壮大起来?其实很多都是保持集中的精力去投好的公司。
冯卫东:我们还是坚持大赛道才能出大品牌,所以我们会聚焦在万亿以上的赛道,大食品、大家居、教育、医疗、零售都是2C端我们看重的赛道。
傅哲宽:我们主要关注个人还有家庭开支这个领域投,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国货走出去一定要有IP,否则很难成为全球品牌。
刘泽辉:短短一个小时过去了,大家分享了很多自己在过去这一段时间的体会,还有未来的方向,我们自己而言非常坚定看好消费,未来五到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中国一定会出现一批世界级的公司,出现中国联合利华和宝洁。我们自己非常看好核心人群核心赛道,怕死、爱美、孤独,这三个赛道比较有IP文化需求,另外我们非常看好科技赋能的变化,过去几年我们可能品牌里面投的多一些,未来我们希望赋能这个品牌的渠道供应链企业里面我们做一些提前布局。
最后,再一次感谢台上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希望我们生活少一份焦虑多一份快乐,多消费我们投资的好项目。谢谢大家!
新闻推荐
消费者对汽车的多样化需求,将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被不断地释放和激发出来,这是对新势力们更有利的局面。但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