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破万亿遭遇行情不“给力” 多只新品基金亏损已超15%
受益于近两年公募基金整体的赚钱效应,年内新发规模再上台阶。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以基金成立日为标准统计,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较2020年同期大涨超114%。不过,就在发行总量大增的背景下,近期A股市场的震荡下跌给众多新基金一记“重锤”,也令部分投资者“踯躅不前”,更导致单一月份的募集规模接连下滑,新品成立规模“压线”,延募情况不断。
新发规模破万亿元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进行统计,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新品的成立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50.14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4742.68亿元同比大增5407.46亿元,涨幅高达114.02%,若对比2019年同期的1678.38亿元,更是涨超5倍。
值得一提的是,回顾2020年全年的发行情况,数据显示,约为30983.89亿元。换句话说,公募基金行业在2021年尚未满四分之一的时间内,就已达到过去一年近三分之一的发行规模,这一成果着实令人瞩目。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一方面,过去几年公募基金的业绩普遍跑赢指数表现,炒股不如买基金已经成为共识;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持续推进,且大多通过买基金入市,从而导致今年以来诞生了众多爆款基金,并进一步推升新发规模。
正如杨德龙所说,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众多基金限制首发规模的背景下,仍有15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下同)首募规模突破百亿元。其中,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混合、广发均衡优选混合、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混合4只产品接近150亿元。
从不同类型基金的募集情况看,包含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类产品占比超八成。其中,股票型基金共计1460.8亿元,占比14.39%,混合型基金共计7354.84亿元,占比72.46%,二者合计达86.85%。相较之下,2020年和2019年同期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占比的合计数据则分别为75.31%和30.61%。
在西筹科技基金研究部总监王谦看来,近两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大爆发是多个因素的合力,首先是资本市场改革效果显著,包括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积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内外兼修之下资本市场生态有了显著优化,奠定了权益类基金爆发的基础。
其次是居民财富的结构调整,一方面“房住不炒”遏制了炒房资金;另外,资管新规之后,“存款搬家”的主要承接者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刚兑优势不再,居民财富需要新的配置方向;最后,也是最直接的因素,2019年初以来的结构性牛市给公募基金带来了显著的赚钱效应,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炒股”不如“买基”,逐步形成了“基金赚钱-资金流入”的反馈机制。
单月发行回落明显
不过,在整体发行规模欣欣向荣的背景下,年内A股市场先大涨后急跌的震荡趋势也令投资者认购的热情坐起了“过山车”。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3月以来,新发基金共计120只,总规模约为2282.14亿元,对比2月合计三个交易周的发行总规模2966.8亿元有所下滑。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即今年1月,公募基金新发产品132只,规模累计高达4901.2亿元,占据当前“发行进度”近一半的任务量。
对于发行规模的“节节败退”,在分析人士看来,是受到近期A股市场震荡下行的影响。王谦指出,认购基金热情衰退源于市场行情的“过山车”,大部分投资者面对10%或20%的回撤时,会产生犹豫甚至恐惧心理。
杨德龙也坦言,股市行情较好时,投资者布局基金的意愿也比较强烈,由于春节前A股市场大涨,从而推动今年1月基金发行整体火爆。而到了2月、3月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获利回吐,行情对于基金的发行影响非常大,也导致了募集规模的逐步下滑。
同花顺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自2月18日起),截至3月22日收盘,A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5%,其中,上证综指下跌5.79%,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更跌13.79%和20.96%。从年初至今的角度看,三大股指也仍呈跌势,分别下跌0.85%、4.9%和9.03%。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权益类新发基金已鲜有爆款,多只产品在2亿元的成立线附近。举例来看,3月20日,广发、华安、天弘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新品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其中,华安聚佳精选混合以19.21亿元排在首位,而在此前爆款频频的广发基金旗下新成立的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混合仅募得约6.27亿元,天弘益新混合则刚跨越成立线,约为2.29亿元。此外,同日成立的浙商基金旗下3只发起式基金均在0.11亿-0.13亿元区间。
不仅是成立规模走弱,更有多只新品因发行不及预期选择延长募集期。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2日,3月以来已有31只基金先后宣布延长募集期,3月18日还出现了“1日5只基金发行延募”的情况。
在前述行情的影响下,业内人士针对年内后市的发行情况出现分歧,但均看好长期表现。杨德龙认为,今年全年可能较难突破2020年3万亿元的发行总量,但预估接近或达到2万亿元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王谦则表示有机会超越纪录,“我个人对今年发行规模还是比较乐观的,行情波动很正常,但未来十年居民财富结构调整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金融资产的占比会越来越大,而当前阶段金融资产的主要载体就是公募基金。从这个角度来看,2020年全年3万亿元的发行纪录并不难超越”。
新品“折戟”,部分净值亏损超15%
市场震荡波动之下,众多新基金的持有人快速遭遇净值亏损。从年内新成立且快速建仓的部分基金表现来看,短期亏损的产品数量较多,还有新品发行不久净值即亏损超20%。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年内成立的153只股票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成立至今取得负收益的产品达136只,占比88.89%。从截至3月19日的数据来看,在亏损的产品中,新设立的国泰智能汽车C类份额和国泰智能装备C类份额的净值增长率分别约为-21.78%和-20.94%,平安中证光伏产业ETF、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ETF等部分产品的净值也亏损超15%。
同期,386只混合型基金中,成立至今出现亏损的共317只产品,占比82.12%。其中,成立于2月9日的汇安均衡优选混合以-21.3%的净值增长率排在末位。此外,广发瑞轩三个月定开混合、华泰柏瑞质量领先混合等37只产品同样亏损超10%。
短期内净值的迅速下跌,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基金入场时点是否合适以及后续是否要赎回等方面的担忧。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抱团股回撤压力下,当前A股调整可能仍存,但权益类资产的中长期布局价值已现,随着年报季报披露期来临,预计市场情绪有望回升。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表示,1-2月国内经济数据向好,出口、生产、消费数据均超市场预期。边际来看,美债收益率对美股及A股的冲击均逐步弱化。3月下旬迎来年报季报密集披露期,预计市场情绪将有所修复,配置上以经济复苏逻辑为主,兼顾超跌的优质科技、消费股在业绩支撑下的反弹行情。
在德邦基金海外与组合投资部总经理郭成东看来,近期资本市场流动性依旧维持充裕,但鉴于对利率上行的预期,对高估值科技股、有现金流压力的标的维持相对悲观。当前看好两个方向:基本面改善、价值严重低估的通讯、建筑、非银等板块的龙头;经济周期上行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改变,伴随业绩预期上调,周期性板块、业绩增长较确定的消费科技、医药板块。
对于投资者自身而言,王谦则建议,可以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投资期限是多长?收益目标是多少?能够承受多大的回撤?在这个基础上,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市场行情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或基金经理。其他投资者或者新手,建议选择一些长期业绩稳定的均衡型基金并长期持有,或将资金交给专业的FOF投资经理,如投资公募FOF产品或跟投部分优质平台的FOF组合等。“追涨杀跌肯定是不建议的,给基金经理一些时间,优秀的人总能跑出来。”王谦如是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
新闻推荐
“关键少数”离职缘何诱发大跌:“每天2.5位”董秘离岗 财务总监、董秘“携手离职”故事多
又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高管变动公告。21世纪资本研究院跟踪数据发现,2021年以来,截至3月11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A股市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