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今日股票> 正文

打假成绩单的背后

深圳商报 2021-04-19 18:45

深圳商报/读创财经评论员 王亚杰

据报道,2020年以来,证监会依法从严从重查办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共办理该类案件59起,占办理信息披露类案件的23%,向公安机关移送相关涉嫌犯罪案件21起。这组数据当然说明了监管部门的工作成效有多么显著,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不过,换个角度看,监管部门也实在是任重道远,市场法治化远非说起来那么轻松。

监管部门已经为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划定了“四条底线”:不披露虚假信息,不从事内幕交易,不操纵股票价格,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四条底线,划得清清楚楚。不唯如此。近两年,通过新证券法和刑法修正案,监管部门对于财务造假类案件惩处力度不断加大。比如,对于欺诈发行,刑法修正案将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到15年,并对个人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至5%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了5%的上限;对单位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至5%,提高到20%至100%。对于信息披露造假,刑法修正案将相关责任人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到10年,罚金也取消了20万元的上限限制。底线划得不可谓不清,惩罚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指望所有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都能依法行事,证券市场造假违法犯罪现象就此绝迹,当然不现实。

锋端之蜜截舌,而甘之者不恤。利益当前,有人于是忘乎所以,铤而走险,火中取栗,刀口舔血,实则并不奇怪。即便在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更为健全的成熟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及大股东造假欺诈的事情其实也不鲜见。在此,更为关键的是监管部门的执法效率、执法力度。好在我们越来越不用担心这一点。有证监会官员明确表示,将持续重拳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恶性违法行为,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全链条监管,坚持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

或许可以这样说,不管你是否从这个市场赚到了钱,都应该承认,你正处身于一个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的监管背景下。

新闻推荐

国盛金控大股东权益变更 哈尔滨银行现身其中

【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陈燕青)国盛金控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的接管期限步入最后3个月,公司控股股东权益却发生变更,交易的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