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泛林集团高管: 半导体应用已多元化 行业周期波动趋稳
本报记者翟少辉、吴睿婕上海
“中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市场。进博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向中国客户展示泛林集团创新技术、高质量服务,及分享行业洞察的绝佳平台。”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泛林集团(LamResearch)全球客户运营高级副总裁梅国勋(ScottMeikle)表示,“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更加紧密地携手本地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这无疑为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厂商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泛林集团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重要的设备供应商之一。根据咨询机构Gartner的数据,2017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及服务供应商中位列第二。
如何评估和把握中国半导体产业成长的机遇?在中国市场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看待全球半导体产业下一步的走势?11月7日,泛林集团全球客户运营高级副总裁梅国勋(ScottMeikle)和泛林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刘二壮在上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
中国机遇:对先进半导体产品需求强劲
《21世纪》:对参展进博会抱有什么期望?收获如何?
梅国勋:我们很高兴可以有机会参与进博会。毫无疑问,这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我们期望能够有机会利用展位,在接触更多客户的同时,展示我们的产品,介绍我们在中国的业务、目标以及我们如何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客户赋能。
刘二壮:目前来看我们参与首届进口博览会是非常成功的。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创新晶圆制造设备及服务主要供应商,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泛林,拉近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今天上午我们刚刚和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举行了签约仪式。
《21世纪》:如何看待中国大陆半导体,例如晶圆代工产业的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有哪些优势,面临什么挑战?
梅国勋:作为一个技术公司,我们的使命是助力客户取得成功。最近几年,不管是从半导体需求的角度看还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半导体产业均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潜在客户,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尽我们所能,利用我们的技术服务中国客户。具体在市场上,传统来说,比起晶圆代工,我们在存储领域可能更强一些。但在中国,这两个市场都有着相当好的机会,我们也都参与其中。我相信我们在中国有着很好的机会,来帮助客户取得成功。
《21世纪》:如何评估中国市场的发展和机遇?
梅国勋:当今中国半导体消费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大,中国客户对先进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强劲并持续增长,这为产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我认为这也是现在有这么多公司努力扩大本土半导体生产能力的原因。事实上,对泛林集团来说,全球范围内半导体需求量都是巨大的,但显然,中国市场的规模决定了这里的机遇。我们对中国市场抱有非常强的信心,也很高兴能够参与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来。
《21世纪》:中国客户最需要的是什么?
梅国勋:我认为人才短缺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早在数年前,我们就意识到了(中国半导体)人才储备的问题。运营一座半导体工厂是非常复杂的,这需要化学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人才,这些都是半导体技术的专业领域。因此,从几年前开始,我们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投资,以帮助培养本土人才。当然,我们只是一家公司,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是行业内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泛林的人才和研发攻略
《21世纪》:能否具体介绍下在中国的本土人才培养?
刘二壮:人才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根据业界估计,人才缺口也是非常大。从公司来看,我们做了几方面的准备。大概两三年之前,我们看到了这个巨大的人才缺口,并提前一年半做了布局,在前年和去年招收了大量的新生,带更多的新鲜血液进入这个行业,而非诉诸“挖角”这种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这些员工经过泛林良好的内部培训后,已经能够独立工作了。
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管道上,只有新鲜血液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从海外请了非常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来到中国。我们有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其中很多的高层、中层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都来自海外,包括美国、新加坡等,也有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这显示了我们作为全球化公司的优势,在中国业务高速发展的时候,能够及时从全球调集资源来支持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此外,我们也积极和大学合作,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加入到半导体行业中来。我们和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在内的五所高校有合作项目,从设立奖学金到资助研发项目、捐赠设备等多个层次开展合作。特别是今年,我们在清华大学开展了两次专场讲座,同时携手清华大学与北京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一起举办了由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参与的泛林集团技术研讨会,提升了国内半导体业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同时也让国际上的专家更加了解了中国半导体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21世纪》:能否介绍下泛林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策略和进展?
梅国勋:我认为在助力客户实现技术路线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不断精细化的过程中,应当应用何种技术来尽可能允许同一个晶片集成更多的半导体技术和运算能力;另一个则是降低成本。
在第一个层面,这其中当然有光刻技术等各方面的挑战,但最困难的一点可能是新材料。包括泛林集团在内的许多公司都在进行大量投资研究如何存储、刻蚀和清洗这些新材料。
另外,成本对于任何公司来说也都是优先要考虑的问题。客户需要降低成本,但却面临着一些可能过去并不存在的新挑战。比如大家正在关注的EUV技术,虽然相对于前几代光刻技术来说,EUV生产效率较低,但它依然是引人瞩目的技术。然而,该技术非常昂贵,增加了客户的整体制造成本。另一个与成本相关的则是工艺流程,这也意味着成本增加。为此,我们投入了更多的研究,继续追求新技术,如利用自动化设备来优化生产流程。对于泛林集团来说,提高设备的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发领域。
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趋稳
《21世纪》:半导体产业的繁荣已持续几年,5G、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兴科技能否驱动产业的增长持续?
梅国勋:我完全赞同半导体产业将持续增长的观点,这和你提到的5G、自动驾驶、物联网等都非常相关。泛林集团评估未来机遇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数据,所有上述技术都是通过越来越多的数据来实现的。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需求正在前所未有地增长,以实现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的应用,5G则是在其中起到传输作用。此种需求又继续驱动着对半导体技术和产量的需求,所以我们对半导体产业的未来抱有十足的信心。
《21世纪》:也有担忧称产业“过热”,费城半导体指数近段时间的波动也引发担忧。对此如何看待?产业是否面临衰退周期?
梅国勋: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25年,也经历了很多周期。实际上我过去曾在存储行业工作,该行业历史上有过非常明显和剧烈的周期波动。但我认为,如今的半导体产业和10年、20年前的产业相比已经非常不同,它的应用已非常多元化。以1990年代为例,大部分的半导体是被用于个人电脑或计算机领域,如果这个领域出现了需求疲软,就会进而导致对半导体的需求大幅下降。但如今,半导体被应用在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汽车、计算机、移动设备、通讯技术等,需求已非常广泛,也就有了更大的稳定性。的确,半导体行业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疲软,但我们对未来抱有绝对的信心,它将继续增长,成为一个强劲的市场。
(编辑:李艳霞liyx@21jingji.com)
新闻推荐
7月13日,博时基金迎来了发展20周年的里程碑。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是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