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罗曼?沃迪拉: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良性竞争利于行业发展
随着国内消费金融市场不断扩容,在进入中国市场十年之后,捷信正迎来提速变道时刻。近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曼·沃迪拉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从投资拉动型经济转变为消费拉动型经济,消费金融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乃至整个行业,需要提高金融产品的可获得性,来服务那些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长尾人群。
过去几年间,消费金融行业增速显著,尤其在2016年至2017年经历一波爆发式增长。在这个迅速变化的竞争格局中,作为首批获得银监会授予牌照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捷信逐步树立起业内巨头玩家的地位。目前,通过持续提升产品便捷性和透明度、扩充线上业务以全渠道运营,以及进军多元消费场景,捷信消费金融正在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在罗曼·沃迪拉看来,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仍是新兴行业,未来将释放出巨大市场潜力。但是,由于金融服务的弱势人群对金融产品和金融知识的理解相对有限,消费者正确的贷款消费理念有待继续形成,因此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尚需要不断培育。在越来越多的新玩家进入之后,外界对行业的认知将逐步加深,而良性竞争也会促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瞄准长尾客群 科技手段降低风控难度
由于征信数据不完善、贷款金额小致利润有限等原因,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并未覆盖到有消费需求的相当人群。而借助技术手段为缺少贷款途径的群体提供便捷、透明的金融产品,让其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获得贷款支持,成为捷信消费金融差异化的打法之一。
据了解,目前捷信可提供商品贷和消费贷两个类型消费金融服务。其中商品贷针对的商品主要包括手机、家电、摩托车、电动车、电脑等;消费贷则是由捷信评估已有客户的还款记录、信用记录等相关信息后,再向优质客户发出“消费贷”邀请。
“对没有太多金融经验的消费群体来说,要让产品易于理解,并且容易申请。在贷款审批的过程中,捷信会确保客户能够负担贷款金额,同时还要有还款意愿。”罗曼·沃迪拉称,此外,捷信还会对消费者进行相关金融教育,让他们不要像滚雪球一样去不断借贷,以免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而科技手段的应用,在实现上述目标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据介绍,捷信消费金融的贷款审批已完全无纸化,并且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自动文字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审批流程。此外,捷信还使用语音机器人和文本聊天机器人,语音机器人每天会完成40万次电话呼叫,从而有效提升运营效率。
按照捷信集团首席风控官拉德克•普鲁哈的预想,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仅需要扫描客户眼睛虹膜或者采集指纹,在识别客户身份之后,所有其他数据即自动汇集过来。这将省去贷款审批流程中很多人工操作的步骤,大大缩短决策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与进行有效风控之间,需要达成平衡。罗曼·沃迪拉表示,在区分有还款意愿与无还款意愿的客户时,捷信一方面借助合法渠道获取的大数据对客户进行交叉匹配,一方面结合捷信自身的评分体系,通过反欺诈策略来判断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能力。贷款发放之后,捷信还会进一步确保客户是真实存在,例如拨打话音电话来核实身份等。
而针对那些刚步入职场,无法拥有信贷记录的年轻客户群体,判断其贷款逾期概率较为困难。不过在拉德克•普鲁哈看来,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现金帐户实际使用情况、信用卡使用记录和手机使用情况等信息数据,均可以被作为节点记录下来。因此对于没有信贷记录的人群,也能有效衡量其信贷风险。
大数据的运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客户隐私保护。“对捷信而言,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去把数据信息获取过来,再传到服务器上,而仅仅是通过询问获得一个回复即可。”罗曼·沃迪拉补充说,捷信在IT方面有很高的安全等级来保护客户隐私,即便是内部员工也不能够滥用客户信息。此外,内控方面还会进行定期内部审计,以确保相关流程没有漏洞。
线上线下全渠道“开火”进军多元消费场景
作为全球销售点贷款提供商的巨头之一,捷信在线下拥有众多店铺内销售网点。然而,目前捷信业务模式正在快速切换,将从单一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
做出这一转变似乎并不容易。罗曼·沃迪拉称,从历史上来看,线下渠道是最主要的获客渠道,捷信也不断对线下渠道进行技术升级,例如无纸化办公、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以及OCR识别技术等。
“但发展线上业务的原因显而易见,捷信在线下pos网络已经与25万家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而线上市场的潜力也会是巨大的。”他举例说,每年“双11”持续增长的销售额,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罗曼·沃迪拉看来,捷信目标客户人群与大众的客户人群重合,他们的消费需求和较富裕消费群体的需求已经趋于一致,在服务和渠道上有同样的需求。因此,捷信通过渠道的多样化来提高服务的可获得性,就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而并非单纯依靠线下或者线上。
罗曼·沃迪拉进一步介绍,其实线上领域已经探索一段时间,捷信希望找到在中国进行线上业务的最佳方式。他们的主要顾虑在于,由于无法与客户面对面交流,这种情况下如何去审核他们的贷款申请,以及如何去规避欺诈风险。
尽管如此,罗曼·沃迪拉仍坦言,捷信针对客户没有所谓“白名单”,而是从市场上直接选择符合贷款条件的人群。在寻求盈利的同时,尽可能实现风险可控。
通过渠道融合挖掘新市场之外,意识到多元消费场景增长潜力的捷信消费金融,也把目光投向了更多垂直细分领域,以获得新的客户群。
此前,捷信最主要的消费场景是为手机消费提供贷款,而目前已经拓宽产品种类,并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各场景。据了解,在传统3C产品之外,捷信消费金融已进军家电、家庭装修、美容行业、旅游、职业教育和健身等垂直领域。
罗曼·沃迪拉指出,目前国内手机市场增速已经放缓,当前增速比较快的与服务相关的领域,这也是未来有潜力的新的消费市场。消费者对这些新品类的需求日益增加,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如果捷信还是仅仅做电子产品类消费贷款,那么就可能错失这些新生市场。
从纵向来看,三四线城市也会是消费金融公司争夺的市场。罗曼·沃迪拉表示,最前沿新潮的产品可能会在一二线城市落地,但三四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金融普及水平比以前要高,这是不容忽视的客户群体,甚至是农村地区。
来自捷信研究数据显示,35%的农村地区居民可以上网,并会在网上留下电子足迹和消费习惯。因此,即使目前进入农村市场对金融机构而言仍较困难,但未来捷信也考虑通过互联网方式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消费场景是消费金融获取客户的“兵家必争之地”。去年底以来,监管层针对现金贷和小额贷款的持续整顿,无消费场景依托成为其业务受限的重要原因。而随着垂直细分领域消费场景逐渐发展,对多元场景的参与才能进一步实现差异化竞争。
消费金融市场仍待培育 新兴行业潜力巨大
而消费金融市场显示出增长潜力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培育市场和进行金融教育,成为捷信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在考虑的问题。
作为普惠金融的需求方,在捷信看来,得不到传统金融服务的人群需要更多了解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因此,捷信消费金融通过走进社区、学校,开展扶贫项目等,向消费者宣传健康消费理念,普及专业金融知识和财务规划常识,同时向消费者宣传信用理念的重要性等。据罗曼·沃迪拉介绍,截至目前,捷信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已覆盖国内200万人群,到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覆盖人数将达600万人。
随着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在线化成为趋势,按照捷信方面规划,未来捷信将探索扩大普及教育规模的方法,例如借助互联网、游戏等更多样形式进行布局。
在消费金融公司拓宽业务护城河的同时,消费金融整体行业的逐步回暖,也被认为将为其带来新的机遇。尽管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放缓,以及“低端”商品重新畅销,以至于消费降级的论调此起彼伏,但在业内分析看来,服务型消费和虚拟消费等并未纳入相关统计范畴,而显然这正是增长日益明显的领域。实物型消费的放缓背后,呈现的是消费结构的升级。
加之今年来监管层多次明确表态支持消费金融发展,提出从业者需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根据艾瑞咨询预计,至2020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因此,在行业经历一轮整顿和出清之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机会。
的确,越来越多的新玩家也正在入局,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和电商巨头等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消费金融市场。尽管如此,罗曼·沃迪拉仍表达了他的乐观。他并不认为这对捷信已构成威胁,相反,更多竞争将会促使行业良性发展。
在捷信看来,新玩家的入场是一个积极信号,这表明消费金融公司不再是市场上稀有或边缘的产品,而是已经成为主流。如果大家能遵从同样的规则,那么这就是一场公平竞争。在没有太多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做到行业前列,与面临众多有雄厚资金支持的竞争对手是截然不同的。此外,从业主体数量的增加,也将加深消费者对行业的认知,以及对行业的信心。
“目前,消费金融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未来潜力是巨大的。与美国、德国或者日本等国家相比,这些市场消费金融产品的使用率更高,但中国市场也会出现相同的趋势,金融产品的使用率将会持续上升。”罗曼·沃迪拉进一步表示,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科技和线上领域增长十分迅速,因此消费金融市场将可能比其他市场发展更快。
显而易见,面对消费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合规和强化风险防控的基础之上,消费金融将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而在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供给之间,作为纽带之一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闻推荐
1月7日凌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卫计局就19岁女孩夏丽莎隆鼻死亡一事发布通报。通报称,尸检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对于是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