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边小吃到人气速食 酸辣粉走上“品牌化”之路
■廖木兴/图
随着食品加工包装技术、冻干技术和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粉面等速食产品已经在全国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螺蛳粉、酸辣粉等可以说是近年来突起的方便食品,抢占了方便面的市场份额。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酸辣粉品牌已经超过十家。近日,卫龙也在天猫上单独开了一家“卫龙食品专卖店”,主打酸辣粉产品。
■新快报记者 刘韵
专卖小店消失 综合门店爱包装成“老字号”
在如今的餐饮市场上,单一的酸辣粉小店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小面、汤粉、酸辣粉甚至麻辣烫等多种品类销售的传统门店。
在广东某四线城市的老市区,一家小食店的张老板告诉记者,几年前这是一家专卖酸辣粉的小店,“那时打着重庆小吃旗号的门店在这里可以说是只有我们这一家,生意一度非常红火,顾客以学生居多。”张老板回忆道。但随着此类店铺越开越多,小店逐渐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当其他店都有更多的菜品选择,他们自然就不会来这里消费了。”因此,他也只好顺应趋势,将单一酸辣粉小店发展为多品类小店。张老板告诉记者,他有观察到最近包装化的趋势,但是自营小店不具备这样的资金和技术,所以能做的线上生意还是只有外卖这一块。
酸辣粉源于四川民间,取食材自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调制而正式走上街头,成为四川的一种特色小吃。在重庆、成都等地,一般一份酸辣粉的价格为7元到15元之间,少部分酸辣粉门店的人均价格高至18元到25元之间,这类门店通常开在游客聚集的小吃街,喜欢冠名以“正宗”“经典”。
记者询问了在广州定居的几个重庆本地人,他们普遍认为酸辣粉的口味其实没有明显区分。何女士还告诉记者,她认为区别主要体现在营销手段。这两年,由于重庆、成都等地区成为了旅游热门地,许多门店为了吸引外地游客,会刻意将自己包装成老字号,“在平台刷分、雇人排队等做法实在是太常见了。”
加工技术更新迭代 方便食品品牌化成趋势
随着食品加工包装技术、冻干技术和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粉面等速食产品已经在全国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方便面市场来看,近年来不断流失的市场规模,除了一部分被不断发展的外卖行业吞食,另一部分就是被螺蛳粉、酸辣粉、自热火锅等新型方便食品吸收。
显然,散乱的门店是无法大规模进攻市场的,要想突破地域限制,唯有从线上的销售渠道出发形成“品牌化”。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酸辣粉”等关键词,发现相关的品牌已经超过了十家,且销量不俗,最高的月销量甚至可达到4万多,品类主要以广西螺蛳粉和重庆酸辣粉为主。
不过,一直以来,速食产品都被划入“不健康食品”的行列,去年12月,有一位河南网友曝出他在网购的某品牌辣条火锅里吃出一只大虫子,引得消费者纷纷声讨该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扩展市场是一方面,但对这些食品品牌来说,在食品安全上多下功夫才是品牌的立足之本。
新闻推荐
2018年,中国电影行业收获不小,票房总收入达到609亿元,保持多年的持续增长态势;屏幕数达到60079块,位居全球第一;观影人数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