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谁来保护大数据时代的 渺小个体?
在法律机关最后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并不能就此下定论巧达的商业模式都是违法的。事实上,在大数据行业,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存在太多的灰色空间,让有意藉此牟利的人游刃有余了。
互联网企业与其他企业、商家交易用户精准营销数据违法吗?只要“不具有个人识别性”就是合法的。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财产权,到底是归属于数据的生产者,还是原始数据的拥有者?国内外至今均无明确规定。
用户能不能拒绝互联网企业将自己的简历数据用于交换或者交易?以智联招聘APP为例,用户在注册时已开宗明义“注册代表您已同意《智联服务协议》和《隐私条款》”,而服务协议中已经列明,其不但可以在不公开姓名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三方提供综合性的非个人化信息资料,对用户数据库进行分析并予以商业化的利用,而且对业务合作伙伴公司获得个人信息及之后个人信息的使用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离职预警的业务是否违法?有律师说,“尚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所以,从2015年至今,提供类似服务的互联网公司络绎不绝,如HR家、互推网、人才啊、小鱼HR助手小程序等等。
简历数据如此,那更敏感的病历、学历、购房者、理财用户大数据呢?2018年7月,山东成功破获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被称为“大数据行业第一股”的新三板上市企业数据堂被指“在8个月时间内,日均传输公民个人信息1亿3千万余条”,还曾以众包模式,用每条0.2元的价格公开采集病历信息。截至发稿时,该案尚未宣判。
新闻推荐
随着国家鼓励创新以及药品审评审批的提速,在科创板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背景下,内地生物医药行业正迎来春天。业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