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的经济学魅力

深圳商报 2020-04-03 06:18

◆岑嵘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地方政府推出了拉动消费的举措,比如“以旧换新”。平时那些旧家电卖给收废品的也就值个几十块,而在“以旧换新”的活动中,这些旧家电的回收价格却高达数百元。

事实上,这是相当有效的营销策略,而背后的原因就是行为经济学。

假如你想卖掉一辆旧车换辆新车,旧车性能和保养都很好,里程数也不多,你心理价位是4万块钱。第一家汽车销售商给出的旧车回收价格是4.5万,但你想要的新车需要花费12.5万。

你想买车总要货比三家吧,于是你跑到第二家汽车经销商这里,他们给出的旧车回收价格是3.5万,但是新车的价格是11.5万元。那么,你更中意买哪一家的车呢?

其实不管你选择哪一家,你所付出的钱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支付8万块钱可以旧换新。然而研究却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更倾向和第一家汽车销售商做生意。这是因为人们如果觉得自己的旧车得到更好的补偿,他们愿意多花钱买一辆新车。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禀赋效应”,该效应由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提出,它是指一旦你拥有了某样东西,就会大大高估它的价值。与你即将拥有的那些东西相比,你更看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关于禀赋效应最全面细致的研究是由三位行为经济学家泰勒、卡尼曼和奈奇在1990年完成的。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克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泰勒等人在康奈尔大学找到了44名学生,他们买了一些印有康奈尔大学标志的马克杯,并把这些杯子分给部分学生。

那些得到马克杯的学生就成了潜在的卖家,而没有获得马克杯的学生则是潜在的买家。泰勒让学生仔细查看自己的马克杯,了解这个杯子,然后让学生模拟拍卖。

这个时候研究者发现拥有杯子的学生极不愿意卖掉这些杯子,而没有这些杯子的学生对它也没兴趣,结果卖出价格比买入价格大致高了一倍,也就是杯子在所有者和非所有者心目中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和标准经济学模型相矛盾的证据——人的偏好确实依赖于权利。

商家其实深谙这一原理。比如扫地机器人销售商会承诺让顾客使用一段时间,如果试用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可是当试用期满以后,大多数顾客就会因为禀赋效应而舍不得把扫地机器人退回去。

“以旧换新”策略,正是成功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比如有些汽车销售商注意到,虽然新车购买者很关心新车的折扣是多少,但是对于“汽车销售商愿意以多高的价格收购自己现有的车”更感兴趣。于是他们就会以高价收购旧车为营销策略,让顾客得到心理满足。

新闻推荐

分秒必争,打好医疗物资保障战! 全国全力保障医疗物资供应

3月6日,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作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位于湘潭综合保税区的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