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浪费现象”不容忽视
□杨燕明
在家中备些常用药,结果有的三五年也没用上,不知不觉成了过期药;到医院看个常见病,药还没吃完病就已经好了,剩下的只能先收起来……打开家庭小药箱,许多人惊讶地发现,曾经花大价钱买来的药品,却多半逃不过被丢弃的命运。相比起餐饮业的浪费来说,药品浪费现象同样不容小觑。(10月28日《北京日报》)
根据此前公布的《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中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其中,30%到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但80%以上的家庭都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产生过期药品约1.5万吨。”这样的现实,证明了药品浪费现象的情况非常严重。同样的,环顾我们四周也可发现,对于很多家庭,尤其是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来说,药品浪费的现象,基本上是一种现实常态。
药品的浪费触目惊心,这不只是对药品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会带来现实的危害性。根据2016年8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药物和药品,都被认定具有毒性。”同样的,在垃圾分类中,“过期药品由于过了最佳使用期限,药品化学物质会失效或者变性,因此过期药品与包装物属于有害垃圾。”既然过期药品是有害、有毒的,那么将其与普通垃圾放在一起处理,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这样的现实,同样不容忽视。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一种社会风尚,也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实行动。但这样的“勤俭节约”,似乎只局限于餐饮方面。其实,很多的道理与逻辑是相通的,在医药行业,同样需要发扬“反对浪费”的精神,对药品浪费现象说“不”。这样的话,才能将药品资源的效用最大化。药品对一些人来说,可能会因种种原因成为过期的“医药垃圾”,但对其他的一些人来说,则可能扮演治病救人的角色。因此,对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必须提上议程。
造成药品浪费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发力与努力,也应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对医生来说,应该严格遵循“急三慢七”(急性病症最多开三天药,慢性疾病首次开七天药)的开药原则,从源头上减少药品浪费的可能性。其次,从国家层面来说,则需要在药品规格设计等方面下功夫,避免不必要的“大规格、大包装”,同时还应设置拆零标准,规范药品拆零售卖行为,从包装到销售环节对药品浪费现象进行遏制。最后,对患者以及家人来说,也应该坚持“合适”“适量”的原则,没有必要多花冤枉钱。
药品浪费现象不仅浪费医药资源,更带来现实的安全隐患,这个现实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从个人到行业,从社会到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形成合力,将药品浪费之风彻底刹住。
新闻推荐
在现今的中国互联网众多应用中,短视频无疑是最受用户欢迎的应用之一,据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视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