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外卖包装要在不同诉求之间寻求平衡
□冯海宁
随着外卖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卫生的高度关注,对外卖餐品进行“精美”包装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有不少消费者质疑外卖存在过度包装的倾向。有店主表示,包装已成品牌门面,甚至成为各家营销的重点,展现的是一种个性和态度。业内人士则直言:单就包装而言,过度精细的包装对于食品安全而言意义不大。(11月24日《工人日报》)
商品过度包装早已是种通病。过去,月饼、茶叶、保健品、烟酒等商品,曾因过度包装遭到舆论诟病。近年来,随着网络消费快速崛起,过度包装又蔓延至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以外卖为例,“只点了一份砂锅饭,没想到收到了一口锅”,“收外卖感觉像是在拆礼盒,一层又一层”,这是外卖包装过度的缩影,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加消费成本等问题。
部分外卖之前就存在过度包装问题。今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更多外卖加入过度包装行列,而且包装越来越精美。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基于外卖安全考虑增加包装,既是防止病毒传播,也是避免配送途中洒汤、被偷食、加“料”等情况。二是,商家把过度包装当成营销手段,通过展现个性和态度以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但过度包装理由再充分也要有“度”。
从安全角度分析,外卖过度包装不等于食品安全。因为食品安全需要全流程安全保障,从原料采购到制作过程再到配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瑕疵都会影响食品安全。单就配送环节来说,表面上看层层包装可防止意外情况,但如果包装材料不合格、包装不严密、外卖小哥不认真负责等,还是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所以,指望过度包装保障食品安全并不靠谱。
从过去实践来看,为过度包装“减肥”取得一定成效。比如舆论倡导、加强监管、完善法规之后,过度包装的月饼减少了。但从整个商品市场来看,过度包装问题仍然较为普遍。这既需要宏观综合治理手段,也要对每个行业进行针对性治理。要想治理外卖行业过度包装问题,需要在各种诉求之间寻求平衡,并根据平衡点制定相关制度标准,以期外卖行业实现共赢。
比如,在食品安全诉求与环保节约诉求方面要找到平衡点。无论是商家重视外卖食品安全,还是消费者重视这个问题,都没有错,因为“食以安为先”。但过度包装对食品安全意义不大,外卖包装只有兼顾食品安全与环保节约,才符合商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及公共利益。因为商家省了包装成本,消费者不为过度包装买单自然省钱。而避免浪费、污染符合公共利益。
再比如,在商家营销诉求和环保节约诉求之间要找到平衡点。商家有权通过包装来营销,但包装营销未必非要层层包装,完全可以通过简约化包装设计(如图案设计、广告设计、形态设计等)来实现。这既需要商家科学设计外卖包装,也需要消费者通过选择权来倒逼,还需要制度标准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形成一种商家自觉节约包装、消费者理性选择外卖的局面。
新闻推荐
粉丝数、关注量、阅读量……任何数据都能“买”,而在这种买卖中,暗藏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