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净资产或成入股中资银行红线
■ 刘柯
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比例放宽,银保监会今年6月已经正式取消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到8月银保监会再发通知称,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取消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资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外资入股甚至控股中资银行的步伐可能会加快,在入股比例取消以后,中资银行的每股净资产将有可能成为入股的红线。
我们再看一个有意思的公告。日前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增发25亿股募集不超过292亿元补充资本金,按这个公告则每股的增发价接近12元,华夏银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每股净资产为12.18元。现在华夏银行的市价每股才7.5元左右,首钢集团等三个包揽增发的大股东拿出真金白银溢价增发意义何在?值得深思。这里面肯定有避免国资流失的因素,但如此溢价送钱可能也没这么简单。从另一个层面看,首钢们有钱,但赚钱日渐艰难,银行则是旱涝保收且盈利不菲,投资收益率可观。当然,这也明白告诉后来者,入股可以,既然老股东增发都比照每股净资产来,那后来者入股价格也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否则至少老股东不会答应。
为什么要用净资产来做红线?从大的视野角度看,只有在净资产之上才不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净资产打折给外资的话这个责任负不起,况且中国的银行大部分都有国资背景。从小一点的视野角度看,中国的银行业盈利能力超强,上市银行ROE(净资产收益率)基本都在10%以上,优秀一点的可以达到20%以上,也就是说按净资产买入理论上讲6至8年可以收回成本,投资回报率丰厚。当然盈利不可能全部拿来分红,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也肯定不是冲着分红,而是资产溢价,是优秀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还有现成的渠道优势。
那么,如果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宽松了它们会不会来呢?肯定会,尽管很多外资投行口是心非,一边说中国银行业风险大,但对中国银行业又爱不释手。现在QFII的前几大重仓股中很多都是银行,比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这些城商行的大股东也是外资,QFII是爱屋及乌。但是,由于此前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外资只能进入城商行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小银行,现在它们的心应该更大,那些有全国牌照但经营能力又不如五大行的国有大行很可能被看中,入股然后逐渐掌握控制权,再利用现有渠道便捷渗透、品牌输出,低成本进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运营金融业务,这个生意还是有得做的。
再回过头来看看A股的银行股,跌破净资产的比比皆是。这就有意思了,老股东增发都以净资产来计算,相当于溢价增持,外资却可以在二级市场随便打折买,A股如此倒挂的怪相让人唏嘘不已。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罗沙)截至2018年9月,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11万例,共限制1463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