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银行> 正文

数据已成银行业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违规随意查询个人信息却屡见不鲜 普通客户的金融信息权益该如何保护?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5-13 04:05

阅读提示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数据已然成了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但是,近年来有不少银行未经授权,违规随意查询个人征信信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近日,中信银行以配合大客户之名泄露用户信息再次为普通客户的金融信息权益保护敲响警钟。

近日,中信银行因泄露某脱口秀演员个人交易流水,引发舆论关注。中信银行客服回应该脱口秀演员称,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银行可以随意给大客户开方便之门?手握海量数据,店大欺客,谁来保护消费者?《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给大客户打印员工流水操作不难

一家地方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银行出现个人信息泄露有两种可能:一是用技术从后台数据库导出,另一种是业务人员从前台导出。诸如给大客户打印员工流水,只需进入后台系统,仅凭银行卡号便可查询交易明细。而据媒体调查,在提供流水查询的黑市,2000元可查一个月流水,5000元可查全部流水。

“银行内部一般都会明令禁止将账户交易明细透露给第三方。为了维护客户关系铤而走险,是不被允许的。”上述客户经理表示,应大客户要求提供个人交易流水,反映出银行内部风控缺失。

5月7日,记者在北京市东直门外一家商业银行提出,要查询个人交易流水。该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定,用户若想查询个人交易流水,需要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到所属银行营业网点非现金业务窗口通过银行工作人员打印,特殊情况除外,其他人均无权打印。”

随后,记者去了另一家仅有自助机的银行营业网点,该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几种自助打印流水的方法,也都需要用户银行卡或身份证及相关授权信息。

数据成银行重要资产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开立银行账户113.52亿户。其中,个人银行账户112.84亿户,同比增长12.07%。全国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09户。此外,截至2019年6月,我国征信系统已累计收录了9.9亿自然人、259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有关信息,成为世界上收录人数最多、数据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征信系统,基本覆盖全国范围内每一个有信用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数据已然成了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

然而,手握海量数据的银行却屡屡店大欺客。记者检索裁判文书网和公开信息了解到,近年来,有不少银行未经授权,违规随意查询个人征信信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比如,今年年初,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多家银行存在“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现象;4月23日公布的一则处罚信息显示,浙江岱山农商银行由于违规泄露客户信息遭监管处罚30万元。而此次处于舆论中心的中信银行在2017年就曾因违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被罚款15万元。

消费者保护仍存在不足

银行以配合大客户之名泄露用户信息再次为普通客户的金融信息权益保护敲响警钟。金融行业涉及个人的资产安全,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将保密义务作为金融监管的重点。4月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银保监会始终对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损害客户信息安全的行为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一经发现,将严肃依法查处,严厉打击。

“鉴于金融数据通常涉及个人的敏感信息,可能被交易对手或外界所利用,从而对客户造成可能的经济损失,应提高对金融数据的风险控制、信息安全和数据防护能力以及技术处理手段的要求。”协力律师事务所资深顾问江翔宇说。随着金融业互联网化程度不断提升,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缺乏专门性立法,对违法机构和个人的法律追究机制尚不健全。要建立真正可执行的制约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对于采集来的个人信息如何保存、处理等问题应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有关部门要完善信息收集、保护的技术和流程,清理、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收集渠道,及时销毁过时的信息。

新闻推荐

代销理财产品: “强强联手”还是“抱团转型”?

过去,银行只能销售本银行的理财产品,而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接连“出生”,这一状况也在悄然改变。记者了解到,中信银行首款代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