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银行> 正文

收益率持续走低 银行结构性存款“退潮”

北京商报 2020-08-11 11:3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马嫡)随着监管严打资金套利,曾作为银行“揽储利器”的结构性存款在相关部门数次出手规范之下,出现显著“降温”,收益率也持续走低。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8月10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主要监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7月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45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5%,环比下降18基点,这一收益率已连续四个月下行。

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7月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60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46%,环比下跌6基点;股份制银行平均期限为129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05%,环比下跌34基点。此外,7月共有1059只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披露了到期收益率,平均期限为115天,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57%,环比下降2基点,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

“近几个月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和平均到期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监管影响,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预期最高收益率设置得过高,需要下调;二是受流动性宽松、利差收窄影响,银行需要压降结构性存款成本。”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北京商报记者如是说。

事实上,结构性存款曾一度被视为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品,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揽储利器,但也催生了最高、最低预期收益区间过窄等“假结构产品”等乱象。2019年9月,北京银保监局就印发《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称,目前其辖内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主要存在产品设计不合规、风险计量不准确、业务体量与风控能力不匹配、宣传销售不规范等问题。

此外,监管部门也从量价角度对结构性存款规范管理,今年3月,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从价格上对结构性存款进行约束。今年6月,银保监会窗口指导部分大中型银行,要求在9月30日前,将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压降至上年末的三分之二,从量上进行限制。6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再发《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对辖内银行严控业务总量及增速,提出年内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长过快的银行,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逐月压降本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20年末,将总量控制在监管政策要求的范围之内。同时指出,各银行应加强对购买单位结构性存款资金来源的甄别,防止个别企业利用从银行获得的低成本信贷资金进行空转套利。

在普益标准研究员杨超看来,监管目标在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效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约束年初以来部分企业利用短债、贷款、票据贴现和结构性存款进行套利的现象。

而今监管政策也显现出效果,来自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结构性存款规模显著下降,截至6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83万亿元,较5月末的11.84万亿元减少超过1万亿元。

在产品发行方面,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近月来出现降温。例如某股份制银行在5月发行了约80款结构性存款产品,随后在6月产品发行明显缩量,仅有30余只,7月再有反弹达到60只左右,8月以来共发行10余只。

分析人士认为,在监管规范之下,结构性存款规模会持续压降,收益率也有下行空间。杨超表示,结构性存款受政策影响较大,强监管下,预计下半年结构性存款规模将持续压降,直到符合监管目标。受监管及流动性宽松影响,未来结构性存款利率也仍有下行空间。

刘银平也指出,由于监管硬性要求,接下来几个月结构性存款规模将会继续收缩,尤其是股份制银行,收益率整体也会小幅下降。不过假结构性存款存在监管难度且市场需求较强,彻底杜绝仍有难度。

新闻推荐

廊坊银行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河北省城商行首家发行永续债

近期,廊坊银行陆续获得河北银保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并按照有关规定计入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