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银行> 正文

结构性存款阶段性压降目标提前完成 降准窗口仍未完全关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09-23 01:45

日前,多位股份行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将继续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以满足监管要求。

9月22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再次压降7523.93亿元至94202.58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这一数据已经低于2019年12月末的9.60万亿,提前1个月完成监管部门窗口指导第一阶段要求。

按照计划,要完成监管部门所定的窗口指导第二阶段要求,9月-12月结构性存款还要压降近3万亿元,略高于4月-8月压降规模。分析人士认为,部分机构将提前达标完成全年任务,全年压降规模可能超预期。

随着结构性存款压降导致的长期资金压力加大,央行已连续两个月加量续作MLF。

提前完成第一阶段压降目标

截至8月末,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94202.58亿元,为今年4月来连续第4个月压降,也为今年来首次低于10万亿元的规模。5月至8月每个月分别压降3009.61亿元、10109.2亿元、6547.19亿元、7523.93亿元。

从银行类型来看,在8月压降规模较7月提升的同时,中小银行的压降比例出现了提升,占比为67.14%,5月-7月这一比例分别为超100%、77%、55%;从结构类型来看,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压降占比也出现提升,为52.07%,5月-7月分别为68.62%、60.38%、33.83%。

对于上述最新变化,9月22日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一方面前期以股份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增长较快,后期必然压降得也快;另一方面,7月份大行压降占比相对较高,可能是部分大行也需要参照相应监管标准进行压降,而8月份压降占比下降是因为整体资金面收紧,需要平衡自身流动性压力。

“后续结构性存款压降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部分中小银行可能出于考核要求提前完成压降目标,但部分机构也会基于同业存单价格而进行权衡。”王一峰认为。

按照此前监管部门的要求,在9月30日前结构性存款要压降至年初规模,并在今年12月31日前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截至2019年12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为9.60万亿,今年8月末已提前完成第一目标,距离第二目标还有近3万亿元的压降规模。

日前,多位股份行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将继续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以满足监管要求。

降准窗口仍未完全关闭

与去年10月至年底不同的是,此轮结构性存款的压降还伴随着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化,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存款与同业存单“跷跷板”效应备受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8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19131.8亿元,达到今年以来的峰值,国有大行、股份行发行量也罕见大幅上升,其中国有大行发行量达5140亿元。

同时,从8月央行最新资产负债表来看,压降结构性存款后中小行在“存款竞争”中占据了一定优势,较大行吸纳了相对更多的存款,表明中小银行流动性未受到明显影响。

王一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压降结构性存款并不会加剧大行与中小银行间流动性分层,只会导致银行间负债形式的转换,“从同业负债来说,大行、股份行能直接从央行获得资金,而具有结构性存款发行资质的城农商行大部分也能从央行或者大行获得资金,目前市场缺的是长期稳定资金。”

“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化背景下,今年的流动性分层与以往不同的是,主要是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分层,银行与非行、大行与中小银行间的分层主要在资金面相对紧张的时候出现,流动性补充后就消失了。”一家银行金融同业部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随着长期资金压力的加大,央行也连续两个月加量续作MLF。

不过,兴业研究分析师雷迅称,央行已基本确立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操作框架,结构性存款压降等原因造成的银行缺长钱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在此背景下,多位分析人士认为,降准作为储备政策之一,降准窗口并未完全关闭。

(作者:李愿 编辑:李伊琳)

新闻推荐

交通银行牵手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集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新服务模式

签约仪式现场9月16日,交通银行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在杭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蚂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