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转型进度调查:中小银行老产品压降较难 投资者理财理念在转变
随着银行理财转型的不断推进,传统“老产品”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则是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异军突起。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最后一年,正处在一个较为关键的时点,市场和监管都很关注银行转型的进度。目前各家银行存量产品处置情况如何、银行理财能否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对此,《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营业网点。
发行数量增加逾5000款
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该类产品的发行速度进一步加快。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银行理财发行量为86774只,相比2019年减少29337只,环比下降25.27%。与此同时,根据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共172家银行发行了20595款净值型理财产品,较2019年增加5165款。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净值型理财产品已成为各家银行新发行产品的主流,其发行数量和占比不断提升,保本理财难觅踪影。但对于多数银行而言,仍需妥善处置过渡期内存量资产整改工作。
作为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重要载体,理财子公司设立在去年加速推进,迎来获批筹建和开业的小高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家银行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24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包括2家中外合资机构,21家已开业。
据了解,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开始加速承接母行存量产品迁移和新发产品稳步进行。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3852款理财产品(包含母行迁移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
普益标准研究员程阳表示,在布局权益市场上,银行理财子公司目前更多的是进行被动投资或者与其他机构合作参与权益类投资,权益类产品占比较低,后续权益类投资仍将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比拼投研实力、实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2020年,央行正式宣布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到2021年底,虽然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但部分银行仍然面临较大的整改压力,特别是中小银行而言,老产品压降仍较为困难。
据了解,资管新规出台以来,银行已采取多种措施压降存量理财产品。自2019年以来,已有银行停止新发保本理财产品,采取发行新产品承接。多数银行相关产品到期后不再滚动续发,少数银行提前终止“老”理财产品,甚至直接开启未到期理财产品“强退”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调查中,部分银行的客户经理向记者反映理财业务存量处置过程中仍存在困难和问题。同时,并表示新老过渡和转型仍是今年银行理财最根本的任务。
转型期内存量化解是关键
一位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转型难度一方面表现在存量老产品压降难度大,存在很多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新业务的转型过程中,银行理财仍面临着净值型新产品发行困难。
“当前理财整改主要难点在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及产业基金,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不良资产及风险资产等。”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银行会尽量在2021年底前完成全部可能的整改任务,个案处置申请主要用于化解一些处置难度最大、行业共性的存量资产。整改过程中,银行可能面临新产品承接能力不足、流动性风险边际增加、母行资本充足率承压等挑战。对于金融市场而言,也可能增大长期融资难度,引致债券配置结构及信用利率变化,预计银行将更加倾向于配置短久期、高流动性及高评级券种,同时对永续债等长久期资本工具持有将更为谨慎,收益率曲线存在陡峭化可能。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任务量不小。根据此前的研报,截至2020年7月,银行理财净值化比例约为50%,较2019年同期上升了约1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各转型渠道处置能力有限。理财转型方法主要包括发行新产品承接、二级市场出售、非标转标、部分回表等。但是,由于部分老产品受投资者接受度、监管审核等因素影响,难以发行新产品承接;非标转标的路径根据近期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来看,多数转标渠道已被排除;回表的方式也会受到如资本约束、MPA指标约束、商业银行法等的约束。所以部分不合规的产品转型难度不小,因此去年也出现了部分银行直接清退不合规产品的事件。
那么,监管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末。未来11个多月时间里,银行理财能否平稳完成整改任务?
王一峰表示,2021年将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安排的最后一年,存量整改的力度及难度预计将随之加大。大部分银行有望如期完成整改任务,但是现金管理类理财等产品可能面临二次整改压力,进而引发理财资产配置的调整。
李茜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之后,部分银行保本理财退出速度有所放缓。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城商行和农商行保本理财占比相对较高,尤其是农商行,保本理财产品退出速度要慢于大中型银行。由于存量保本理财产品中还有周期较长、处理起来复杂程度高的资产,为了保障金融资产的安全、规避风险,监管有可能采取一行一策的措施,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
在银行理财转型过程中,投资者教育工作也是重要环节。
从《证券日报》记者走访银行网点收到的反馈来看,多数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银行一直加强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普及宣传工作,对于投资者教育工作也是高度重视,从我们网点来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并接受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
从销售的情况来看,记者走访发现,在理财产品的宣传单上,几乎都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身影。除此之外,只有存款产品。不少理财经理坦言,目前在售理财产品以净值型为主,传统的保本型理财已经停售。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情况一直都存在,净值型理财产品亏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有责任去做好投资者教育,此为‘卖者有责’;对投资者自身而言,也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此为‘买者自负’。”一家股份制银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多数投资者的理财意识已经从刚兑向自负盈亏的投资转变。
新闻推荐
在新金融探索中,中国建设银行已迈出了坚实步伐:发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开启“第二发展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