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银行外资股比限制即将落地 中国银行业将更强健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再次提速。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0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对于这些措施具体落地的时间,习近平用了“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这样的说法,透露出以开放促改革的紧迫性。
银行业有哪些措施要落地?
2017年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开放政策。
2017年3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外资银行开展部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可以依法开展国债承销业务、托管业务、财务顾问等咨询服务业务,不需要银监会的行政许可;同时,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依法投资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
2017年7月,银监会再次修改《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明确外资银行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条件,指出外商投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作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商业银行,参照境外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相关规定。
2017年11月,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新办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济成果吹风会上表示,取消外资对中资银行股权占比限制(即外资单一持股要求不得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限制。
2018年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全面体现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简政放权以及加强审慎监管的理念。该决定主要作了如下三个方面的修改:一是增加了关于外资法人银行投资设立、入股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许可条件、程序和申请材料等规定,为外资法人银行开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二是取消了外资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托管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被清算的外资金融机构提取生息资产等四项业务的审批,实行报告制;三是进一步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合并支行筹建和开业审批程序,仅保留支行开业审批;优化外资银行募集发行债务、资本补充工具的条件;简化高管资格审核程序,对于同质同类外资银行机构间的平级调动或改任较低职务的情形,由事前核准改为备案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中心特聘研究员戴志锋表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开放加快是必然趋势。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包括对外资银行的限制、网点设立、外汇限制等方面,都将会有所放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过去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要求不得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目前,在已经登陆A股的25家上市银行中,只有华侨银行在宁波银行的持股达到了20%。
其中,华侨银行将持有宁波银行18.58%股份,加上其一致行动人华侨银行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持有的1.42%,华侨银行合计持有宁波银行20.00%的股份,与第一大单一股东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相同。其次是法国巴黎银行对南京银行持股达18.85%(含QFII)。汇丰银行A+H股对交通银行持股达19.03%。而QFII的推出已接近20年,为2002年11月周小川推出的在证监会主席任上最后一项重大改革。
外资行近年在中国发展相对缓慢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相形之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相对缓慢。
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外资银行在华资产规模合计2.9万亿元,较2004年增长2.3万亿元,增幅达4倍,但是同期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由31.6万亿增长至230万亿元,增幅超过6倍。外资银行资产与银行业资产之比也出现了下滑,2016年在华外资银行共实现净利润128亿元,较2004年增长104.2亿元,增幅达4.38倍,同期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增幅为19倍。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观察员李奇霖称,相比于制造业,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进程相对滞后,也要慢于整体开放进程。2001年加入WTO时,中国就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开放做出了承诺。但由于上世纪之初面临银行坏账等问题,金融业的开放进程较慢。无论是从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OECD)统计的FDI(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指数,还是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外资金融机构资产占行业总资产的比例看,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金融体系的规范、金融监管机制的逐步完善,已为金融业扩大开放提供了基础。
2017年开始,针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不断强化,对影子银行和交叉性金融产品风险严查,理财和同业业务、表外业务和机构间的合作面临比较严格的管控,金融体系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增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也明显提升。
有风险吗?
中国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在银行、证券、保险各行业对外资均存在持股比例限制的国家,业务范围和牌照发放的限制也制约了外资金融机构的发展。扩大金融业开放会不会导致风险?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前央行副行长殷勇近日指出,不开放也可能发生风险,关键问题还是在于风险防范和管理。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大攻坚战,金融风险的防范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根据OECD对于44个国家做的开放度排名,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排在第41位,保险业对外开放排在第42位。换个角度来看,服务业扩大开放以后,迫使中国更直接地对标国际先进的做法和经验。扩大开放可以使中国更加直接地对接、借鉴国际标准,更好地去学习国际经验,少走弯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正是我们对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一些行业的准入限制,导致这些公司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我们的金融业已经开了一些口子,我们受到冲击了吗?”目前全球十大银行排名中,工农中建全部跻身其中。姚洋表示,哪怕向外资银行扩大开放,他们也肯定做不过中国本土的银行。
以开放促改革
此前,央行研究局长徐忠撰文指出,影响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一系列体制根源,恰恰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攻坚领域。中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重形式轻实质、形似而神离问题突出,形式上“三会一层”内部制衡机制形同虚设,信息披露严规制宽执行,激励约束不到位、大股东操控、管理层控制和外部干预等问题严重,距离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澎湃新闻从某全球系统性大型银行(G-SIBs)处获悉,他们今年对中国的金融开放政策非常期待,一方面期待是希望中国能够进一步放宽对外资银行的牌照管理,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在外汇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层面更为灵活。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径山报告指出,除了进一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放松外资机构持股比例限制,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如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更多地让市场因素决定汇率水平;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框架,稳健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尊重国际规则和管理,更高水平的开放;尊重国际规则和管理,更高水平的开放;构建对外投融资框架;完善审慎监管框架。
以开放促改革,是央行前任行长、现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一贯的信条,其功效也被中国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所证明。
新闻推荐
近日,部分银行上浮大额存款利率。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大额存单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0%以上,部分农商行上浮达55%。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