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四大行不良均下降
本报记者侯潇怡
导读
从半年报数据统计情况看,26家A股上市银行中,20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4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上半年出现上升,两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年初持平,2018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整体向好。
银行业三季报披露进入尾声,截至发稿,国有四大行和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均已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上市银行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普涨的同时,备受关注的资产质量整体得到持续改善。
从半年报数据统计情况看,26家A股上市银行中,20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4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上半年出现上升,两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年初持平,2018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整体向好。
三季报延续半年报资产质量整体向好的趋势,从目前披露情况看,大部分银行维持不良率的持续下降,较年初资产质量继续改善。
但也存在少部分银行如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较年初不良率有所回升,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整体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向好,出现资产质量回落,主要系调整贷款偏离度、加速风险主动暴露导致。
不良整体改善局部承压
从整体上市银行三季度资产质量情况看,维持稳定向好。四大行作为整体行业风向,不良率较年初继续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三季报披露数据获悉,截至2018年9月末,四大行不良率较去年末均有改善。其中,工商银行不良率1.5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不良率1.60%,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不良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0月30日,某大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四大行整体资产质量基础较优,风控把握较为严格,2018年整体信贷延续严谨风格,并加速存量不良资产处置,整体大行资产质量持续向优。
相较大行全员实现不良率下降,股份行与城商行状况较为复杂。
三季报数据显示,交通银行不良率1.49%,较上年末微降0.01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6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1.58%,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此外,浦发银行前三季度不良率1.97%,较年初下降0.1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不良率连续四季度下行;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大部分银行不良率持续甚至较大幅度改善。
但也有银行资产质量显示承压,截至2018年9月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1.75%,比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不良率1.61%,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不良率1.79%,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首度披露三季报的郑州银行也显示了不良承压,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共计28.83亿元,较去年底增长9.58亿元,增幅49.73%。不良贷款率为1.88%,相较于去年底上升0.38个百分点。
加速不良处置
从三季报披露情况看,市场对多家银行出现的不良率回升加以关注。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银行业人士则普遍认为,银行实际资产质量优于数据表现,数据显示的不良率回升,不良率反弹主要受到不良率认定趋严的影响。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季末增加1829亿元,达1.9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6%,创下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10月30日,华南某股份行相关业务人士指出,部分商业银行出现不良率回升,是在延续二季度开始的苗头。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计入不良贷款,这一举措直接推动部分原先计入关注类贷款的逾期贷款重新归类至不良。同时商业银行贯彻监管思路,主动暴露真实不良,降低偏离度,表现在数据上就是不良率的暂时升高,其实是回归真实水平。随着对不良处置力度的加大,银行资产质量会持续向好。
该人士还指出,业内对于不良率出现的短暂回升反应较为“淡定”,一方面是绝大部分银行不良率仍低于2%,维持较低水平,行业风险整体可控;二是盈利能力在增强,偏离度在降低,商业银行都在有意识地收紧展期、降低核销转出力度而转为有意识地经营。从长远看,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还将持续向好。
监管态度和思路也证实了市场的判断。
10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国新办介绍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有关情况时表示,银行保险机构抵御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前三季度,共处置不良贷款达到1.2万亿元,同比多处置2300多亿元,其中利用拨备核销达到7000多亿元,同比多核销1900多亿元。随着风险暴露的加速,不良资产处置速度也在加快。
新闻推荐
|理财|南方农村报记者郑展能国庆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规定公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