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花式”虚增存款吃罚单
每到年末,银行揽储压力加大,就有部分银行分支行铤而走险,通过“虚增存款”的方式应对业绩考核。对此类违规行为,监管也加大了惩处力度。据统计,2019年以来,针对银行虚增存款,监管已开出7张罚单,罚单涉及金额约为360万元,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均未能幸免。
分析人士指出,在利差营利模式仍然是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营收过分依赖于存款,导致考核机制仍以存款规模指标为主,未来,要鼓励银行以资产质量、银行来源多元化作为银行业务发展的指标。
从以往罚单来看,银行虚增存款的招数繁多。根据银保监会披露,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的手段主要有违规返利吸存、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延迟支付吸存、以贷转存吸存、以贷开票吸存、通过理财产品倒存、通过同业业务倒存等。
在具体操作层面,有银行人士介绍,“以贷开票吸存”主要将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循环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并贴现,虚增存贷款。“通过理财产品倒存”是指理财产品期限结构设计不合理,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
对于银行虚增存款的危害,分析人士表示,虚增存款不能实际提高存款规模、增加实体经济资金来源,反而会导致金融系统中资金的不稳定和统计数据的失实,部分虚增存款的方式还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扰乱金融秩序,增加金融风险。
监管层也认识到上述问题,在监管层面不断进行规范。2018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也不得设定以存款市场份额、排名或同业比较为要求的考评指标,分支机构不得层层加码提高考评标准及相关指标要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规范吸收存款行为,不得采取相关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