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销售误导与虚假宣传屡禁不止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我买保险的时候并没有患病,现在因病住院了,保险公司却拒不赔付,说我投保时隐瞒病情。”“3·15”又至,消费者权益保护依然是保险业避不开的话题。尽管保险业近年来不断加强合规管理,但销售误导、虚假宣传等仍屡被“吐槽”。买保险,请务必擦亮双眼,最好请律师朋友帮忙把一下合同关。
一批保险企业被点名
日前,深圳银保监局发布数据通报,2020年下半年深圳辖区共有保险消费投诉957件。其中涉及人身险公司的有587件。记者发现,不少大型保险公司“榜上有名”。
上述通报指出,销售纠纷是人身险公司最受消费者诟病的事项。分析表明,不管是保障还是理财保险产品本身都比较复杂,在期限、责任和价格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出现销售误导现象的概率就更高。
市民陈小姐此前找到保险营销员王某,咨询其公司的一款分红型人身险,王某向陈小姐承诺该产品“年化收益率可达到5.5%”,但她在购买一段时间后,发现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仅有1%,于是联系王某要说法,却发现此人已经从原公司离职,这份保单就成了所谓的“孤儿单”。
一位大型保险公司负责人坦言,销售误导主要是由于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取消,使营销人员大幅增长,导致其专业资质层次不一,决定了他们难以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保险服务。
不少消费者还注意到,部分保险代理人常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购买×××保险最后机会”“重大疾病保险费率调整”等“炒停”信息,以“即将停售”概念误导消费者,类似的营销手法也都涉嫌虚假宣传。
深圳银保监局开出百万元罚单
在知名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记者以“保险”二字为关键字搜索,发现有近7.9万条投诉与保险有关。
近日,深圳银保监局对一家保险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开出了共109万元的罚单,原因在于该公司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的保险费率、财务数据不真实、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合同外利益等违法违规情况。
记者从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近日启动“3·15”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通过推送“以案说险”线上知识小课堂,重点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展开科普宣导,并开设线上话题专栏,吸引市民参与。
“消费者是核心,只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公司。”富德生命人寿董事长方力曾表示,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企业要贯彻监管要求,主动适应全新消费者保护环境,并建设消费者保护专业团队,持续探索创新宣传教育手段。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清楚自己购买的是什么类型的保险、能提供哪些保障以及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同时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和投保须知,并保留好业务员在宣传时的材料、语音、聊天记录等,防止以后如要维权时缺乏证据。
新闻推荐
鼎诚人寿2020年增亏至1.73亿 经营解困业内建议聚焦银保等渠道
李丹萍原标题:鼎诚人寿2020年增亏至1.73亿,经营解困业内建议聚焦银保、经代渠道复业一年多的鼎诚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