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互金> 正文

一季度结构性存款新增额超去年全年:“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金融时报 2018-05-18 10:52

根据央行披露的最新《2018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截至今年4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增至9.15万亿元,仅前3个月结构性存款就已新增1.84万亿元,已超2017年1.8万亿元的全年新增规模。

结构性存款的设计一般为“存款+期权”,基于嵌入的衍生品工具可划分利率、汇率、商品、股票、信用等挂钩型产品,形成“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组合。收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存款所产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是与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挂钩的收益,能够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前提下,在基础收益之上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对于结构性存款规模激增,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表示,其背后是资管新规下银行表内理财向结构性存款转化的内在需求。由于资管新规对银行表内理财(也就是保本理财业务)形成冲击,为了表内理财业务谋求转型,结构性存款作为替代品而受到较大青睐。

武雯表示,实际上比较典型的结构性存款包括利率挂钩型、汇率挂钩型、股票挂钩型、商品挂钩型等,尽管挂钩的衍生品不尽相同,但基本结构为“存款+期权”,理论上收益情况根据衍生品相关联资产的相应情况确定。

“但银行搞了很多“假结构”,即设置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条件。例如设置人民币对美元达到8,收益就给5.5%;没达到8,收益就给5%。但这是不可能达到的条件,因此至少收益要给5%。”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4月底发布的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严监管下银行保本理财业务面临转型。上述人士表示,现在银行将这种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且由于结构性存款属银行表内业务,不属于资管新规规范范围,但其“真保本”功能仍属于变相刚兑,与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精神相违背。另外,因为以前保本理财没有收益上限限制,而目前表内存款、大额存单还有利率上限,银行发行“假结构性存款”产品相当于变相高息揽储

武雯也表示,激增的结构性存款中存在一定规模的“假结构”,即存在并未真是挂钩衍生品的“假结构性存款”。所谓“假结构性存款”就是由于期权触发的可能性极小或者收益率基本固定。武雯认为,这主要由于投资者对于风险与收益的错配预期的存在。由于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客户基本上为大客户,对于收益率的波动较为敏感,为防止客户流失,尤其是客户粘性较弱的部分银行不得不大量发行“假结构性存款”。她强调,“假结构性存款”的存在不利于银行打破刚性兑付。

近期有媒体报道,相关结构性存款的监管规则正在讨论,或将很快出台以规范现有市场。武雯认为,预计在目前严监管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管理规则将很快落地,在销售流程、协议文本及投资者风险提示等方面将进一步作出明确指导,“假结构性存款”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有利于银行业进一步打破刚性兑付,同时银行业负债端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严监管下银行负债端承压、金融脱媒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银行存款“分流”也是结构性存款激增的原因。华泰证券研报显示,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在2017年下半年即有较为迅猛的增速,从2017年2月前的近乎零增长发展到2018年3月近乎50%的增速。个人结构性存款增速更高,2018年3月底,个人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速达到60%以上,中小银行达到75%,另外,中小银行的对公结构性存款发力也较猛。

“现有结构性存款发行主体中,中小银行是主力,一季度发行占比超50%。中小银行特别是农商行因缺乏衍生品交易资质和优秀的投研能力,发行难度和风险较大,也是“假结构”型产品的发行主力。”上述研报称,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发达金融市场经验来看,对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管显著严格于普通存款业务,同时,为显示结构性存款显著不同于普通存款的风险特征,“结构性存款”法律文本上的名称多为“结构性投资产品”。预计未来针对结构性存款的专门性监管政策会逐步出台,引导商业银行由保本理财、假结构性存款向真结构性存款的方向过渡。(原题为《结构性存款规模激增至9万亿元 “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真”保本不利打破刚兑》)

新闻推荐

国庆节后,多家银行下调理财产品门槛 一波“万元起购”银行理财来袭

■天府早报记者冷宏伟国庆长假刚过,银行理财市场迎来大变局,多家银行宣布下调部分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金额至1万元。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