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互金> 正文

互联网金融应有大数据门槛

深圳商报 2019-08-28 07:13

本报评论员 胡蓉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发言,针对互联网金融讲了这么一段话:“互联网金融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以数据为基础的风控体系,它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可以说,这句话指明了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与P2P的实质不同。随着监管的收紧,各地相继推出相关政策引导P2P运营平台的良性退出,眼下整个行业依然处于加速清退的震荡期。根据网贷第三方平台数据,P2P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再创新低,截至2019年7月底,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为6617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跌破800家整数关,下降至787家,比上月少了30余家,存活率仅为11%。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使其能够良性发展?马云的话值得一听。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催生出的创新型借贷工具,为小微企业与个人打开了借贷新通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把钱借给任何一个人。互联网金融仍然需要对贷方评估信用、做好风险控制,只不过,传统银行借助的是实物抵押和传统信用记录,而互联网金融则通过大数据为其信用打分。实践证明,有没有大数据支撑,会让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与圈钱的P2P迎来不同的发展前景。先来看一下互联网银行的表现。腾讯的微众银行依托的是即时通讯工具带来的大数据。微众银行去年财报显示:2018年资产规模达到2200亿元,比年初增长169%;年末有效客户超过1亿人,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良贷款率仅为0.51%。阿里的网商银行则以海量网购数据为依托,其去年财报显示,资产规模为958.64亿元,为小微经营者提供了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96%发放给了贷款金额100万元以下的小微经营者,服务小企业数量高达1500家。可以说,这两家银行都担负起了普惠金融的重任,同时也迎来了自身的健康发展。相反,从各地清退数据看,P2P平台的出资方或实际控制方可谓五花八门,涉及众多行业,但很多都和金融服务无关,也无大数据来源渠道。门槛过低不只让很多企业盲目跟风,最终难以为继,更引来了别有用心者,导致骗案频发。这些平台一旦爆雷,常常案值惊人,e租宝案涉嫌非法集资案值高达500多亿元,钱宝网涉案案值为300亿元,可见马云所说并非虚言。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曾被寄予推动普惠金融的厚望,本着鼓励金融创新而监管宽松。但事实证明,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业的形式革新,不能改变金融业的实质。金融业做的就是风控生意,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应该有相应的准入门槛,不应让那些没有大数据支撑、不讲风控的平台进来浑水摸鱼。

新闻推荐

中国最流氓的互联网公司 放400亿高利贷 骗了2.6亿人!竟被评为百强企业?

搞主页劫持的2345一没背景,二没靠山怎么还活着?市值一度达到了229.7亿!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电脑浏览器的默认首页不知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