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基金> 正文

炼就火眼金睛,私募基金投资“防坑”铁律5 公开宣传的基本就是骗子

深圳商报 2020-04-17 06:20

私募姓“私”不姓“公”,公开募集且莫碰;

私募宣传不是过,公开宣传就是错。

《基金法》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私募只能面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不得公开推介、宣传、打广告。

2019年7月,中国基金业协会曾于官方途径发文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警惕以下公开报道、宣传私募基金业绩的行为: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公众传播媒体,或组织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活动,以及通过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推介私募基金、公开披露或者变相公开披露单只基金业绩等基金信息。

然而,不法分子为了利用私募基金从事非法活动,公开宣传往往是其必经之路。否则,不法分子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吸纳资金,难以募新还旧维持资金链,难以诱骗非合格投资者“入局”。因此,现实中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误导性宣传的行为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则打上“政府平台”“国企背景”“银行保险合作”“持牌机构”的旗号进行大肆宣传。

以下面一则案例为例:

A公司为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了期限为45天、90天、180天、1年至10年,年化收益率为12%-17%,投资起点为2万元的“资金托管”产品。其实际控制人具有保险从业经历,便将保险的营销手法复制到产品推广上:由营销人员打着私募基金产品的幌子向不特定对象推荐“资金托管”产品,并通过举办大型的"理财讲座"或者客户拉客户等方式,吸引客户到公司经营场地填写《投资申请书》,公司向客户出具《合同确认函》承诺保本保息。公司通过上述一系列行为欺骗大量投资人,其中以中老年女性居多。

本案例中,A公司公开宣传、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承诺收益等行为明显不符合私募基金本质,现该公司已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查处。

监管部门还发现,这类非法集资的“伪私募”,一般通过大量招聘低学历,不具备私募基金专业知识的人员,采取“底薪+提成”的方式激励其兜售所谓的“私募基金产品”。销售人员往往为了高比例提成收入,通过召开宣传推介会、陌生拜访、微信宣传等方式公开宣传产品具有高息、保本的特点,从而诱导投资者。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个又一个案例告诉我们:投资人在投资时,不能只关注宣传效果,也不能轻信其具有所谓政府背景,更不能直观的通过外在表象判断企业实力。投资者在面对强大的宣传攻势时,要多一分怀疑,少一分侥幸,切记“投资需谨慎”,坚决抵制“公开宣传”的第一波攻势。牢记,只要是以公开宣传方式募集基金的私募机构,基本就是骗子。

既然公开宣传不可信,那么投资者应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私募基金投资渠道呢?按照规定,私募基金只能向那些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和最近三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宣传。正规的阳光私募一般通过和银行、券商、信托公司合作,发行高端产品。由于认购起点高,所以只定向推荐到高端客户。综上所述,阳光私募对于人数有严格的限制,对于投资者本身也有严格的要求,从而不需要大范围公开宣传。

(徐香梅 冶兰英)

新闻推荐

中基协推出多项私募基金备案便利措施

据新华社电记者15日从中国基金业协会获悉,该协会近日推出多项私募基金备案便利措施,力争为疫情期间私募基金管理人展业提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