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投资> 正文

从“凭票供应”到“扫码支付” 支付方式变迁见证美好生活

蚌埠日报 2018-08-28 16:45

上个月,住在锦绣社区的张财源通过微信为孙女交了2980元的学费。“学校开通了微信交学费功能,我们不用揣着现金专程跑到学校排队交钱了,可方便了。”张财源对手机的移动支付功能一点都不陌生,并且有好几年的使用历史了,这也不是他第一次通过微信为孙女交学杂费。他感觉有了移动支付,生活便利了不少,“出门带部手机就够了,不用再担心因走得急忘带钱包,给孙女买瓶可乐的时候也不用到处找零钱了。”

张财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如今已有78岁。他20岁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市粮食局的一名职工,从卖粮食做起,继而成为原市西区粮油管理站大庆分站站长。

回忆当年凭票排队购物到现金付款、刷卡消费、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张财源感慨不已。“粮票是一个季度发一次,那时候物资匮乏,几乎所有商品都是严格凭证、凭票,定量供应的。买米买油要排队,买酒买布也要排队,一过年少不了让孩子帮我们拿着各种票证排队买东西。”

改革开放初期,张财源记得是1980年快过年的时候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全家高兴坏了。“当时电视机是个稀罕物件,光有钱是买不到的,还得先登记排号,凭票购买。”张财源那时候的工资除去每个月固定留给一双儿女的生活费用,买电视机的钱则是他和老伴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角一分地节省下来的,而这笔钱攒了将近一年。

到了1993年,粮票“光荣退休”了,一张张纸币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流通货币。随着儿女们相继工作,全家的收入也越来越多,餐桌也越来越丰富,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过年过节想吃什么、想买什么不再像过去那样要起个大早排长队了,现在出门街角就能买到需要的东西,还可以货比三家。”张财源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纸币也在不断更新,像过去的一分、一角、两角、五角纸币现在早已不见踪迹,它们和粮票、古钱币一样成了不少收藏爱好者收藏投资的对象。

虽然粮票之类的票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些票据对张财源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他一直保存得很细致。“前段时间我将当年的粮油票翻了出来,孙辈们都很好奇,问这些票证是干什么用,当听到我说可以凭票买东西的时候,他们都很吃惊。”张财源笑着说,“像我儿子女儿这一代,还时不时使用现金,估计再过几十年,现金可能也像当初的粮票一样,成为又一代人的记忆喽。”

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张财源在市老年大学书法专业研修班继续学习,平日里与志同道合的老朋友、老伙计练练书法、打打太极,还教会了不少人使用手机支付。对于共享单车等需要扫码支付的新鲜事物,他也乐意尝试尝试。张财源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年同志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时刻充实自己,才不辜负当下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高铁连接香港和深圳 步入十五分钟生活圈

9月22日,开通仪式后,嘉宾试乘“动感号”列车抵达广州南站。(新华社记者李钢摄)新华社深圳9月22日电(记者白瑜王丰)广深港高铁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