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投资> 正文

保本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市场

河源日报 2020-12-01 08:06

插图/吴丹

有投资者可能发现,近期,各大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陆续下架了数款热销保本理财产品,这意味着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在悄悄退出市场。一位银行资管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出于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落实监管要求等多方考量,银行将调整个人客户风险评估业务、调整代销产品的风险等级,让"适合的投资者购买适合的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已陆续下架

市民吴女士今年56岁了,一直以来都是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投资。为了规避风险,她买的都是保本产品,收益多高倒是无所谓,只要求不亏就好。

可是最近去银行才知道,自己挺喜欢的一款保本理财产品提前下架了,而且从发售到停售,整个销售期还不满一年。吴女士一下子犯起了愁,未来保本理财产品下架成了主趋势,没了这类产品,养老金放哪比较安全?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多数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数量已大幅减少。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去刚兑”推进,市场状况整体趋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保本产品已经清零。“我们没有新发保本理财产品,过去的保本理财产品也没有继续发行。”市区某银行理财经理说。

记者到多家银行网点咨询购买保本理财产品时,银行经理均主动告知:“理财产品都有一定风险,不能承诺保本保息,根据您的需求,可以为您推荐相对而言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建设银行理财经理给出了近期在售的自营理财产品,并告知购买产品时最好按风险评估相应的等级来挑选产品。“这些产品不保本,属于风险较低的理财,像净值型产品,每日的收益率都会有所不同。”在农行掌上银行,记者查询保本理财产品时,已经查不到“保本”字样,均显示为“低风险”。

调整理财产品风险等级

记者此前在建行官网上看到,该行官宣调整个人客户风险评估业务,优化后的版本措辞将原“收益型”调整为“谨慎型”,原“积极进取型”调整为“激进型”。

56岁的市民张先生在一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购买了指数基金,当时银行提示,他的投资行为与风险等级不匹配,不过在选择“跳过”后,他依然可以购买产品。但就在上个月,银行来电告知此类投资的风险,如果张先生想要继续投资该产品,需要到柜面重新测评风险能力,匹配后才能继续持有,否则将中止服务。

记者获悉,近期不少银行开始主动调整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其中,最为严格的是交通银行的调整,该行将1R—6R对应“极低风险、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调整对应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增长型、进取型和激进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版本的风险等级“激进型”表述中,首次出现“可能失去全部本金”。

任何理财都有风险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要放弃“保本”的想法,投资理财保本保收益是不现实的,保本理财提前终止非常正常,银行一般会有相关合同条款,投资者在买之前要看清楚合同条款。未来投资者要直面市场风险,任何理财都有风险,但是在买入之前仔细研究产品合同,把投资时间拉长,风险会相应下降。比如某净值型产品短期内可能有所波动,甚至收益为负,但以年为计,拉长时间来看,是可以获得正收益的。

同时,如今的银行理财,大多会标注“不保本”或是提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等字样,予以警示。(黄欣)

新闻推荐

首发|嘉赛信息完成C轮融资 中银国际领投 临港科创投、普华资本跟投

泛物联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嘉赛信息完成过亿元C轮融资,中银国际领投,临港科创投、普华资本跟投,清科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