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如何落入理财圈套的?,老人是如何落入理财圈套的?
在北京天通苑附近的一座地铁站,一家理财公司的招牌十分显眼,频繁有老年人进出于此。老年人是这家公司的主要对象。王兰的父母最初在这里购买了数万元保健品,而后欲将自己的唯一房产进行抵押,从而得到每月1.2万元的利息进行养老,抵押的对象是一家找不到实体店的典当行。所幸的是,在抵押公证前,王兰及时发现并阻止了父母的行为。
王兰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进入理财公司编织好的圈套?此类房产抵押又隐藏着怎样的风险?
第一步,“免费”采摘后推销保健品。 “报名参加了,可以免费采摘三斤草莓。 ”王兰父母与其他十几名六七十岁的老人被理财公司的车辆拉到了采摘地。采摘只是这次活动的“开胃菜”。采摘之后,该公司的负责人便出现在老人面前,向老人讲解理财、养生的概念,并推销起各种保健品。活动现场有专门的“体检”,“体检”显示王兰父母患有多种慢性病。“一听说一身的病,老人就有点慌了。 ”推销人员随即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推销。“我的父母一连买下了几大包保健品,一共花费了4万余元。 ”王兰说。
第二步,上课“洗脑”鼓动抵押房产养老。推销保健品后,教老人如何理财的课程紧接着开始。 “理财师”们给老人描绘了一幅“自力更生”养老的美好前景:可以将房产进行抵押,承诺给老人偿还抵押贷款,并每月给老人1.2万元。 “这样既不给儿女添麻烦,还能让老人过上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一席话,开始打动老人。在听到每月1.2万元的利息后,王兰父母也由心动变成了行动。业务员告诉老人,可以将房产以350万元进行抵押贷款,再由公司为其做理财服务,其间会为老人每月发放利息。
王兰的父母在天通苑有一套房产,在听了讲座后,动了念头,希望能挣些钱养老。房产抵押前需公证。因为老人年龄大,需要子女签字才行。王兰这时才发觉父母可能受骗了,她坚持不与老人去公证处。
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卢明生表示,一些理财骗局多是以免费、赠品开局,车接车送,把老人们聚拢到讲座现场,假冒的“老板”再出面讲故事忽悠老人。老年人太容易相信他人,又缺乏法律常识和投资理财的知识,加上还有高额经济收益的诱惑,就稀里糊涂地签署了一堆条件苛刻的的文件。每份文件都有老人的签字,一旦发生问题,老人就很被动。 北晚
新闻推荐
为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优化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重庆市近日印发《重庆市推动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方案》,以实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