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应对“资本寒冬” 业界专家建言初创企业深耕行业、修好“内功”
深圳特区报讯 六大主题日、60余场创业主题活动、数百家创业企业、千余名投资人齐聚……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简称“创业基金会”)主办的“2018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近日在上海举行。
“天使”走进实验室
前路遇伯乐,雏鹰展翅飞。
为了更好地扶持申城早期创业项目,主办方于上周末的“天使基金主题日”,组织了“天使走进实验室”“天使基金资助企业融资路演”“创辩天下”等公益主题活动,旨在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和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提供线下路演、学术交流、资源对接、专家评审等一站式、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创业基金会的评审专家在现场为路演项目打分,而经投资人评委认可的项目,可直接获得“天使基金”(全称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是创业基金会设立的专注于扶持大学生青年创新创业的公益基金)资助的通行证。
据创业基金会统计,2013年启动至今,“研究生计划”累计收到项目申报1240个,孵化培养项目639个。在孵化培养的项目中,有189个正式走上创业之路,100个获得“天使基金”资助。
“无可否认,对于大部分初创企业来说,融资渠道和推广渠道的匮乏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主办方相关负责人直言,“正因如此,我们特别希望通过搭建一个对接资源、资金的平台,更好地服务这些创业企业,真正成就"天使基金日"的意义。”
“资本寒冬”已来袭
可以看到,创投圈迎来了所谓的“资本寒冬”——即募资周期越来越长,创业者融资愈加困难。尤其对于早期投资和新生企业来说,情况更不乐观。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技术型创业企业的抗击打能力依旧过硬,尚能逆风飞翔。
一直以来,技术都是推动商业环境进化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最热的技术升级趋势,无疑是人工智能。眼下,智能新科技已在多个产业中有所应用,无人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新金融、智能企服等新智能业态开始逐步改变商业的落地模式。
上海景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新称,人工智能是非常有潜力、非常有前景的领域,在所有热门产业或多或少受到“资本寒冬”的影响下,它却能够逆风飞扬,抗击打能力极强,资本关注度无需赘述。
总而言之,面向未来,创业者一定要明晰自身的定位,以及所处的创业环境,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胜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显然是如今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稳扎稳打是关键
每一轮大大小小的“资本寒冬”都会致使一批创业公司被动出清,在“冻死”“冻伤”的表象下,深层原因值得创业者们深思。
不少业界专家坦言,在融资已然不易的形势下,尚有不少初创企业盲目地追逐“风口”,或幻想投资人巨额支持其逆势扩张,而这只会加速其引擎熄火。
“个人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稳扎稳打非常关键。”番薯影业创始人张雯说,“初创型的企业应尽量避免盲目的欠债和融资,在学会及时止损的同时,等待时机、深耕行业、修好"内功"、做好内容,机会来的时候才会有所准备。”
多位投资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面对创投领域的“寒冬”,在资本趋于谨慎的大背景下,各路创业者应认清现实,做好策略调整。
首先,创业者要有“猫冬”的想法。对已经募到资金的企业来说,开源节流,削减管理费用及一切不当开支,谨慎规划实为重中之重,“大踏步”地投钱扩张策略已不再适用。
其次,要适当调整估值。那些项目做得不错但还没有募到资金的企业,需适当调整、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挤出水分。
再者,应尽快做出产品,把商业模型跑通。曾经拿一张纸走到哪里都能讲故事的盛况,接下来很难再现。
最后,可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小而美的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固然不错,但现实情况也不容忽视,眼下“活着”才是硬道理。财富可以慢慢积累,市场可以慢慢拓展,只要公司主体在,将“1”立得更稳,未来就能努力往后加“0”。
(欣华)
新闻推荐
11月21日,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宣布战略投资HR云服务企业薪人薪事。据悉,这是今年以来,继战略投资CRM第一品牌纷享销客后,金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