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小幅回升
本报综合消息数据显示,11月23日至11月29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7%,与前一周持平;平均期限为169天,较上一周缩短了5天。此前,11月9日至11月15日的监控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6%,创近18个月新低。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后续走势,专家认为,“通常来说,进入12月之后,市场流动性会有所收紧,且银行也面临季末MPA考核,银行理财收益率有可能小幅回升。”不过,鉴于今年整体流动性较为宽松,所以收益反弹空间有限。
12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央行停做逆回购,绪创空窗期时长新纪录,中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出现明显下行。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今年的流动性、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现状稳中向好,预计今年底理财产品收益率或会有所反弹,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据不完全统计,11月23日至11月29日期间,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78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5%,较上一周下降0.23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93%,较上一周下降0.21个百分点。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中资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98867.96亿元,环比下降2.34%,同比增长43.24%,8月、9月连续两月突破10万亿规模之后,再次回落至10万亿元以下。
近两个月结构性存款发行降温,与监管趋严有一定关系。9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指出,没有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不得发行结构性存款。监管之下,一些地方性银行及民营银行随即停止发售新的结构性存款。
宋清辉指出,当下,结构性存款实质上是利率双轨制下的过渡产物,随着未来对结构性存款的专门性监管政策出台,结构性存款有望逐渐被大额存单等市场化利率产品所替代。在理财新规的影响下,预计未来结构性存款将会逐渐被取代,收益率也会逐渐下降。
新闻推荐
11月29日,2018年证券新服务峰会在上海举办,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陈煜涛在峰会上表示,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搭建整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