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反思新生代创新型企业投资“虚火” 要做长期“孵化者”而非泡沫“追逐者”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颖
昨日,在一场由深圳市科技评审管理中心、深圳市投资商会联合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共同举办的专业投资论坛上,与会嘉宾就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论坛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视角出发,提出应当理性看待、投资和培育新生代创新型企业,投资要回归本质,深耕特定领域,创投机构要做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孵化者”,而非投资泡沫的“追逐者”。
投资人要做潜在优秀企业培育者
在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东升看来,我国的新生代创新型企业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互联网烙印明显,二是发展势头迅猛,可以说,在资本的追捧下,它变成了一种现象。“投资人追逐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浮躁心态值得反思。”
孙东升表示,2018年,众多新生代创新型企业上市后大面积破发,很多基石投资人亏损,但对于早期投资者而言,还是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由此可见,与其追逐新生代创新型企业,不如尝试去培育潜在创新型企业。“一拥而上给企业催打"激素",没有合理的成长空间,这个企业必然会"上火"、和"失调"。”他认为,对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投资从暖春走向寒冬,是给投资者的一次警醒,投资人应当要回归初心,理性的思考怎样去发现和培育潜在的新生代创新型企业,帮助企业理性、健康的成长。
深圳市松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汪洋也表示,投到好的企业不值得炫耀,如果能在企业成立之初,从天使阶段一直坚持,挖掘企业的潜力,这样的投资才算厉害。“投资者应当成为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赌手",越早越好。”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CEO陈宁认为,“新生代创新型企业”只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签,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概念,对企业而言,本质未变,重要的还是用心做好自己。
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创业环境
成功的新生代创新型企业除了靠企业自身做起来、投资者推出来以外,还必须有好的生长土壤。“未来的城市符号应该与企业名片相连,这需要创业者、投资机构、政府三方协同合作。”
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认为,虽然目前深圳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数量不及北京、上海,部分科技含量仍不够高,但深圳可以发挥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人才方面优势,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之都。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表示,新生代创新型企业是新经济的主力军,深圳新经济规模占整个GDP的60%,对城市经济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比例。新生代创新型企业是未来城市活力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理性看待新生代创新型企业发展问题的同时,也要为如何发现、培养好的企业做好服务和支持。
梁永生表示,深圳硬科技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很大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未来,深圳将在基础研究领域提供有力支撑,加大对新能源、AI等领域“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扶持,继续引进高端人才等。以开放和包容的状态,为深圳全民创新创业,打造更好更强的氛围。
专家直言,深圳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是全球创新创业的高地,城市创新能力强,未来可以成为孕育全球新生代创新型企业的摇篮。
新闻推荐
上海市银税互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暨银税平台直联签约仪式9日举行,升级后的“上海银税互动信息服务平台”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