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一张珍贵纸币 市民遗憾30多年
刘洪毅出生于1954年,除了第一套人民币以外,其他几套他基本都用过。他喜欢钱币收藏,因为其中埋藏了历史记忆以及时代变迁的烙印。
“小时候用过第二套人民币。”刘洪毅说,那时候老百姓多数是月光族,富裕的家庭一个月能剩下三五块钱,这点钱也不在手里,都存在银行。“那会儿,1分钱都会去存银行,因为没有投资渠道,存银行还有利息。”刘洪毅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自己上小学时,银行就去学校鼓励存款,1毛钱就能开户。“当时我们家条件算不错,我手里能有几毛钱,但是从来没有超过1元。”
1962年4月15日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发行,第二套逐渐退市。刘洪毅记得198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跟人兑换了一张第二套人民币的1元钱,然而晚上为了买烧鸡给父亲庆祝生日,不得已把钱花了出去,“我当时特意叮嘱老板,明天就回来换”。可是,当刘洪毅第二天一大早去烧鸡店,老板说钱已经找出去了。为此,他一直遗憾至今。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刘韵报道4月18日,瑞幸宣布在去年年底完成的B轮融资基础上,额外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贝莱德(Black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