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投资> 正文

季末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翘尾 超5%收益率理财产品重出江湖

信息时报 2019-07-01 01:55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梁海祥)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上有着不少高于平均收益理财产品在售,收益率突破5%。分析人士表示,由于银行面临季末考核,加上企业资金回笼等因素,市场资金利率会随即上升,同时带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扬。从整体来看,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仍是向下探状态,但7月份资金利率或有回升。

超5%收益率产品重出江湖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上有着不少高于平均收益理财产品在售,收益率突破5%。如记者在招商银行APP上发现一款名为“周周发二点零理财”的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到5.13%,起购点为5万元且属于R2的较低风险等级,投资标的为100%主投固收类资产,以中高评级信用债为主,且持有满90天赎回费率为0。

此外,记者在走访部分银行网点时发现,市场上目前有着不少的结构性存款,部分收益率远超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理财产品,但收益率的跨度较大。如华夏银行的彗盈个人结构性存款系列产品是挂钩沪深300指数,其中的768号C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78%-6.78%,期限为85天,认购起点仅1万元起投。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明珠表示,结构性存款资金投向一般分为两部分,主要部分作为银行存款,小部分用于投资金融衍生品。投资金融衍生品的资金部分通过杠杆作用可以扩大收益倍数,但同时也承担较大的风险。

“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存款产品时,要选择具有衍生品交易资格和衍生品交易投资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的大中型银行;不要光被收益率吸引,要尽可能明晰产品交易规则和底层资产配置情况,在自身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理性投资。”李明珠建议。

7月资金利率或有回升

不过,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临近月末的两周银行理财收益率并没有因季末而有所回升,而是继续下行。6月21日至6月26日的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6%,较上周平均预期收益率继续下行2个基点。

业内人士表示,临近季末银行理财收益率不升反降,主要还是受流动性影响。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指出,银行理财主要配置的资产为货币类、债券类资产,在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下,如2019年以来的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在26日跌破了1%,银行理财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由于近期的央行持续投放,比如在6月14日增加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额度1000亿元,加强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保持中小银行流动性充足。以及对非银流动性的支持措施,流动性的结构性紧张也有所缓解。目前整体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状态。”杨慧敏指出。

李明珠则认为,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利率下行,带动银行理财资金成本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在转型过渡期,银行资产端仍在持续调整,随着存量非标资产到期,寻找期限较短的非标来匹配产品期限变得更加困难。

展望后市,理财产品的利率会有上涨的空间吗?杨慧敏认为,近期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出现结构性紧张的情况。央行为了维持流动性平稳跨季,加大了一系列公开市场操作,所以整体上季末资金面保持平稳。在平稳度过半年末之后,预计7月份央行仍以精准投放为主,不会出现大水漫灌的局面,加之7月缴税期,资金利率或会有所回升。

李明珠就预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短期内也难以出现大幅上涨。“一般来说,随着年中时点过去,银行吸收流动性的意愿减弱,理财收益会出现阶段性回落。从市场整体来看,在短期内,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改变,市场流动性将持续保持适度宽松。”

新闻推荐

走进延安 第三届中国精英创投挑战赛出征!

由清科集团、投资界发起并主办的“中国创投精英挑战赛之走进延安”在延安的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举办盛大的出征仪式。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