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投资> 正文

年轻人只会乱花钱? 调查:90后比父母辈更注重理财

达州晚报 2019-08-29 12:38

乱花钱、月光族、不懂省钱……在很多父母眼里,这是90后的典型特征,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近日,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首份《90后攒钱报告》,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92%的90后每月都会有结余,80%的人会将结余进行理财。

90后用花呗希望“省钱”

记者从《90后攒钱报告》中发现,同时使用余额宝和花呗的90后,他们攒的确实比花的多,他们的消费也比外界想象中更为理性。对比他们的余额宝和花呗则能够发现,90后每月在余额宝攒的钱,平均是其花呗账单的4.5倍。

九成90后在调研中称:“买生活必需品外的东西,会充分考虑经济状况。”不过,他们也有舍得花钱的项目。报告调查显示,过去一年,90后用花呗购买教育类产品和服务的金额增加了87%。

90后们还颇为精打细算,90%的90后使用花呗并非因为想要提前消费,而是因为希望“省钱”和“占便宜”。其中46%是为了享受更多权益,还有44%是为了不占用现金流,把下个月还款的现金先用于投资理财转收益。有大量90后在调研中说:“自己先用花呗额度消费,把钱先存起来,这样可以多赚一个月的收益。”

在达城某单位上班的张小姐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平时出行、吃饭、购物、看电影都先用花呗,5000元的使用额度完全够每个月的花销,每月工资到账后自动转入余额宝,到了下个月再还花呗,这样一来,生活理财两不误。

初次理财比父辈早10年

90后不仅会省钱,还很懂得怎么“钱生钱”。数据显示,在“钱生钱”这件事上,90后比自己的父母更为积极。90后首次开始理财的平均年龄是23岁,绝大部分人会在上大学至毕业后的两年内就接触理财,比父母辈第一次接触理财早了整整10年。另外,90后平均月转入余额宝高达8次,平均比自己的父辈高2次,月均存钱也比父母平均多出1000元,随时有钱、随时理财是他们的习惯。

90后小李在达城一家咖啡店上班,每月收入有38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工资理财计划,每月固定把2000元转入余额宝,按照当前余额宝的收入,存一年就有24352.69元,收益大概有352.69元,收益虽然不多,但能让自己理财意识越来越强。另外,他认为余额宝中的“笔笔赞”,也是一种理财的方式,每使用花呗消费一笔钱,就有2.88元自动存到自己绑定的银行卡里,这还可以提醒自己不能乱花钱。

在银行工作的曾先生认为,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代,因此他们对消费和理财的接触都比父辈要超前。加上社会压力大,当代年轻人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精打细算、早早理财都是为未来过好生活做足准备。

□本报记者 蒋金洪

新闻推荐

东方富海陈玮:20年前 我加入深创投 开启投资生涯

“我在深创投看到了深圳的未来”今天是深创投20岁的生日,首先要祝深创投生日快乐!虽是弱冠之年,但成绩斐然,基金管理规模已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