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投资> 正文

银行理财全扫描:去年投资者赚超1万亿 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61天,同比增加约20天

天府早报 2019-08-30 05:00

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2018)》,《报告》从产品开发、业务治理、同业合作、履行社会责任、相关监管政策等系统梳理总结了2018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转型发展所取得的成效。《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10566亿元。其中,个人类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8403 亿 元 ,占 比78.08%。

报告显示,2018年度,全国43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118.10万亿元。截至2018年末,全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和2017年度规模基本持平。

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为主

报告显示,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要求2020年后理财产品全面打破刚兑,向净值型模式转化。2018年下半年政策陆续落地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显著增速。其中,国有行和股份行依然是发行主力。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40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非保本理财产品,理财产品4.8万只,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与2017年底基本持平。全年非保本产品募集资金118.10万亿元,其中84.83%为开放式产品,占比上升7.07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为主,同时,受监管政策影响,同业理财余额、占比“双降”,个人类理财产品余额仍然呈现出规模占比高的特征。从资金运用情况来看,银行理财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实体经济,其中,非保本理财资金配置债券资产比例高达53.35%,理财支持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战略性重点项目的力度不断增强。

净值型产品国有行股份行是发行主力

另外,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办法的落地,明确了新规下银行理财的转型方向,要求2020年后理财产品全面打破刚兑,向净值型模式转化。在此背景下,2018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提速,全年共发行净值型产品5609只,并在下半年政策陆续落地后,发行增速显著;共有160家机构发行净值型产品,显著高于2017年。

2018年,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发行净值型产品,国有行和股份行依然是净值型产品的绝对发行主力;同时,封闭式产品期限显著拉长,6—12个月和1年期以上产品的占比有所上升,2018年,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61天,同比增加约20天。

银行理财转型存在六大挑战

2018年,监管部门通过出台资管新规、理财办法、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强化监管政策的约束力和管控力,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推动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转型与稳健发展。

事实上银行理财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创新发展的战略和经营转型方向;但是对于当前银行理财转型,《报告》指出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六大挑战,理财发展同质化、投资者教育有待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不足、长期限资产处置难度较大等挑战。

因此,建议各商业银行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产品创新、投资者教育、投研建设、建立全面和独立的市场化风控体系方面着手,推动银行理财转型工作顺利进行。

报告还指出,随着资管业务新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实现监管新规下的经营模式转型,将成为2019年及未来包括银行理财在内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的重点,资管市场也将出现监管统一化、客户机构化、营销网络化、产品净值化、投资多元化、分工专业化、业务国际化、金融科技化和机构公司化等九个方面的重要变革。 (沈婷婷)

新闻推荐

专注于智慧租住领域 智小窝获2000万元Pre-A轮融资

智小窝专注于智慧租住领域,以智能硬件+租住管理SaaS软件为核心,链接线上线下租住相关服务。新芽NewSeed8月29日消息,租住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