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目前我国“稳汇率”比“汇改”更重要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龙玉日前撰文指出,并不存在“保汇率”还是“保储备”二者择其一的问题。汇率如跌破重要关口,维持汇率稳定需要付出更高代价,也会使货币当局更加被动,这就是关键点位的重要意义所在。目前,无论从短期内我国经济金融所面临的各项约束看,还是从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考虑,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都十分重要,汇率稳定的收益是远远大于其成本的。目前,我国“稳汇率”比“汇改”更重要。
文章指出,“汇改”的好时机往往是在国内外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尤其是国内基本面较好的时期。目前,我国经济有下行压力。尽管10月制造业PMI显示经济仍保持在景气区间,但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制造业PMI指数录得50.2),为2016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从PMI分项指数看,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和在手订单指数都有较大下降。经济下行可能会让汇率进一步承压,但越是如此,越不宜单兵突进地进行“汇改”。
文章认为,推进“汇改”需要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各项改革的协调配合。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需要足以承受汇率波动的金融体系,需要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健全的宏观审慎管理和成熟的外汇市场等。金融改革也要与实体经济改革、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转型升级相协调。协调配合意味着改革的顺序并非一成不变,更不意味着单个领域改革的无限滞后,而是审时度势,以较小代价、更平稳地推进改革。
文章强调,稳汇率适合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没有一种汇率制度适合所有国家以及一个国家的所有时期。我国国情决定了汇率选择的复杂性。作为转型经济体,我国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不足、经济体制有待完善、经济结构仍在转型过程中,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具有相当大的经济体量和影响力。尽管从一般规律看,大国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和灵活的汇率政策,但对汇率浮动进行一定管理,是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
文章表示,综合考虑短期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经济中长期的改革和转型发展,单兵突进的改革往往得不偿失,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当下更为迫切。汇率制度的制定和汇率政策的选择理应是服务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工具,汇率的灵活、双向波动本身应是有效缓解外部冲击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更不应因此而反向制约宏观经济金融调控的主动权。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转型升级和平稳健康发展,我国若能越来越少地受到汇率波动的制约,对汇率风险的转嫁能力也更强,也就不存在所谓“浮动恐惧”了。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美国汇率政策报告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